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綜合性論文
美術活動是一種有形、有色、有情節的藝術活動,對幼兒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在美術活動中,幼兒常常把自己的喜悅、快樂、悲哀、煩惱都傾注出來,使之成為他們自己天真的語言,他們時而自言自語,時而互相對話,表述欲望
2009-07-17
傳統的美術教學側重于讓幼兒臨摹范畫,訓練幼兒的繪畫技能,把形象逼真作為評價優秀作品的唯一標準。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過多地突出了教師的灌輸作用,而忽視了幼兒的主動學習,影響了創造力的培養,顯然與當代美術教
2009-07-17
涂涂抹抹是每個兒童都喜歡和經歷過的,他們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尋找一切可以涂畫的工具和材料,在墻上、地上進行涂鴉。為什么兒童有如此強烈的內在表現需求呢?兒童究竟是為了什么而畫?為了游戲?為了藝術?擬或是發自
2009-07-17
在談及兒童美術教育時,一位臺灣學者曾經感慨地說: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兒童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兒童為技
2009-07-17
幼兒教育小學化,指的是幼兒園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將幼兒當作小學生來要求,企圖拔苗助長的一種做法。目前,在珠海市乃至全盛全國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相當一部分公辦幼兒園中,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且呈加速蔓延
2009-07-17
新《綱要》向我們表明了幼教改革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它向我們勾畫了與國際先進教育接軌的宏偉藍圖。《綱要》中所倡導的開放教育、生態教育、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等理念為我們幼教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更旗
2009-07-17
在談及幼兒美術教育時,一位學者曾經感慨說: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刃,教得多了,兒童極易成為教育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深受傷害;教的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兒童為技巧不足的
2009-07-17
后現代主義專家多爾指出:為適應復雜多變的21世紀的要求,應建構一種具有開放性、整合性、變革性的新課程體系。他為我們建構園本課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肚鄭u市幼兒園素質教育指導綱要》出臺后,我們一直在研究
2009-07-17
腦科學家的研究證明:最理想的人,是那種恰到好處的把握了左右腦平衡使用的平衡型人。珠心算教學能開發幼兒的全腦功能,呈現出人類少有的多點興奮,相互交織的奇觀,從而促進人腦功能全面發展,對腦發育期的幼兒進行
2009-07-17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生性愛玩好動,而游戲正是一種集自由、興趣、需要、快樂、滿足于一體,以幼兒為主體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也這樣認為:小孩子
2009-07-17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毒V要》中要求幼兒園必須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審視我們的工作,似乎把幼兒安全、智力發展、身體發育
2009-07-17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F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孩子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孩子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并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對此進行
2009-07-17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再三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而皮亞杰也曾說過,兒童是自己的哲學家,教育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
2009-07-17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是人才競爭的社會,未來人不僅要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更要學會創新。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敢于大膽想象,獨辟蹊徑,與眾不同,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才能跟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為了適應新世
2009-07-17
一、問題的提出: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環境教育從娃娃抓起意義深遠。它關系到我們下一代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關系到我們的地球能否提供足夠的資源。幼兒園對幼兒的環境教育是純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9-07-17
中國畫是我國傳統藝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深愛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體系。從小培養幼兒對本民族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國畫教學在幼兒園較難開展,
2009-07-17
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社會、心理條件的綜合,是幼兒發展的資源。幼兒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開展活動,教師應善于利用人、物、時空等各種要素,綜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效應,以促使幼兒自主活動的生
2009-07-17
現在的家長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風,長大成人后做個精明強干和思維清晰的人才,但都不知道要如何教育。我認為語言的發展對孩子一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是一切的奠基石。但是家長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經常用奶語
2009-07-17
近幾年,隨著大教育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幼兒園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這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家長不再是教育的旁觀者,《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
2009-07-17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育內容中的社會領域指出應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成人、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知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可是對孩
2009-07-17
《綱要》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幼兒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家長、幼兒園、社區的相互作用
2009-07-17
心理學巴爾博士認為訓練孩子的頭腦最好莫過于語言。為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能力,盡早發展幼兒語言是很重要的。而閱讀是語言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提高幼兒口語的直捷途徑。認知的基礎,讀則是幼兒語言的升華。怎樣指導
2009-07-17
新《綱要》的頒布如同清新自然的風,吹綠了教育的田野,吹走了我們頭腦中陳舊的教育觀念,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挑戰,改變了我們許多傳統的教學方式。我班在這次的課改中開展了幾點創新的活動,也從中得到了許多收獲。一
2009-07-17
家長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重視對家長資源的利用,把她當成教育的個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充分的利用家長資源做到家園同步,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的發展。而如何
2009-07-17
開學初對小朽新入園的幼兒進行全面問卷調查,發現:由于幼兒在未入園前大多由爺爺奶奶帶,保護過度,因此幼兒缺乏獨立自理能力,缺少與他人交往的經驗及技能,部分幼兒偏內向。如何加強幼兒社會性行為培養,使其形成
2009-07-17
在一只紙箱做成的電視機前,孩子們興奮地拿著手中的道具大膽地表演,宣傳他手中的物品。這是一節別開生面的社會課《大家說廣告》。課前,教師組織幼兒觀看各類電視廣告,然后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聲中自由地選擇
2009-07-17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中也指出:家庭、社區成員和社區內各組織的
2009-07-17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指出: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幼兒園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標。進入大班的幼兒有了自己的主見,也有了一定的獨立能力,他們已經需要信任,需要成人把他們當作大人一樣的看待,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教
2009-07-17
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現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會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我調節進行心理的自我保護以更適應社會。對處于關鍵期的幼兒來講,培養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
2009-07-17
一、問題的提出社會經濟、科技的高度發展,對人才素質有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培養開拓性的人才,而個體的這種主動發展需從小開始;在傳統幼兒教育中,幼兒卻往往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009-07-17
幼兒武術教學與訓練,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武術教學與訓練的方法外,還必須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系統科學的教學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幼兒武術的教學不同于少年和成人教學,這是由幼兒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條件
2009-07-17
隨著環境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一所所綠色學校、綠色幼兒園也就應運而生。作為綠色幼兒園中的一員,我們的孩子在系統的環境課程教育活動以及開展一系列的環保活動中,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環保知識,具備了一定程度的
2009-07-17
一.園本化主題活動研究背景:1990年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中指出:中小學生及幼兒園教育應結合有關內容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提出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
2009-07-17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要使幼兒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應該相互配合,步調一致。只有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保值保量地完成教育任務,順利地開展各項活動。因此,做好家長工作是至關重
2009-07-17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環境育人是幼兒教育的特點。《綱要》還要求: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
2009-07-17
江澤民指出:為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是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幼兒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
2009-07-17
廣告合作 - 營銷合作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誠聘英才 - 問題反饋 - 手機版
京ICP備09042963號-17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155號
幼教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7 www.jili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