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7 16:14:50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要使幼兒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應該相互配合,步調一致。只有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保值保量地完成教育任務,順利地開展各項活動。因此,做好家長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一、微笑地面對每一位家長
微笑是一朵美麗的情感之花,是友善與好感的直接表露,是一種有意識的親近。在路上相遇時,在教室對視時,在談話時你都不妨主動地對每一位家長燦爛一笑,對方自然會接收和領悟到你發射出的友好、熱情的電波。時間一長,就會讓家長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信任感。有了這種親切感和信任感家長也會還你一個友善的微笑。兩者間的溝通交流也會變得親切起來。
二、試著同每一位家長進行溝通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掌握了溝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溝通。人與人有了溝通,消除了隔膜,增進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成了朋友。老師同家長共同,使家長感受到你對其子女的關心,了解了其子女在園的表現及教師的教學動態,以便自身在家給予相應的輔導和教育,鞏固和提高了在園的教育成果。同樣的,在溝通中教師也了解到幼兒在家各方面的表現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家園同步。
溝通,常被人理解為談話交流,其實它的形式是多樣的。主要的有召開家長會、做好家訪工作(除了專程上幼兒家里外,還可以在路上或閑談時,只要遇見家長,老師就要借機主動地向其反映該幼兒在園的表現,并向家長提供好的教育方法和建議)、電話聯系、傳紙條、記日記(這三者,主要針對那些生病的幼兒及常常由爺爺奶奶保姆接送的幼兒所采取的措施)。
三、經常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
在工作中發現,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例如,在生活上對幼兒百依百順,過分溺愛孩子;在學習上則強要求,高標準,不顧孩子的興趣點,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為了幫助家長提高育兒水平、拓寬育兒知識面、相互傳遞育兒經驗,召開家長講座、開設家教宣傳欄、家教園地、與家長口頭交流等方式對于有直接接送孩子、時間寬裕的家長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對不接送孩子的家長卻起不到較好的作用。另外,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涉及的范圍也很有限。針對以上情況,給家長發學習資料,布置家庭作業,讓家長填寫調查問卷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例如,把“幼兒家長學校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摘錄下來,改編成“親子游戲問卷”,分期發給家長,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題目,將每次做好的“作業”,讓幼兒帶回給老師批改,及時了解家長輔導孩子的情況和孩子在家鞏固學習的情況。
家長通過與幼兒互動學習,對幼兒園的工作就有了全心的認識,就能更好地給予理解和支持。
四、以點帶面,鼓勵更多的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
“世上沒有不愛聽好話的人,也沒有人不希望受到表揚和鼓勵。”因此,對家長的付出要給予及時的肯定。進行“熱心家長”評選和表彰,除了園內每學期評選的熱心家長外,同樣也在班級內民主表決選出熱心的家長若干名,并針對家長平日對班級工作關心支持程度,定期給予在家園聯系欄上給予書面表揚。另外,還可以表彰單項活動積極的家長,如“家長談家教”投稿積極分子,制作玩具積極分子等。每一次表彰都張紅榜公布,發給一定的紀念品。由于家長所做的工作得到肯定,從而使他們更樂意協助學園、班級搞好各項工作,也促進、帶動了全體家長來關心、重視、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來。
總之,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并不難,關鍵在于“溝通從心開始”,做到“三心”:責任心、耐心、細心,與家長保持聯系,做好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實現家庭和學園同步教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