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6 11:35:37
(1)通過戶外活動器械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創造讓幼兒主動參與體質鍛煉的外部環境,激發幼兒對身體鍛煉的興趣,培養幼兒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
(2)運用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如:通過墻飾布置、家長園地、幼兒園網站、教育專欄宣傳健康知識及預防傳染病的基本常識。
(3)結合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例如:社會活動“整潔的幼兒園”、“美麗的新余”,組織幼兒開展愛護環境衛生、保護環境衛生、維護環境衛生的教育,培養幼兒講衛生、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
(4)園內設置警示標志、大型活動器械定期檢修并有保護設施、玩具架上的歸類標識、自來水龍頭旁的洗手圖示、就餐時的輕音樂等。
《綱要》同時指出:“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為此,幼兒園還應當積極構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環境,重點關注理解和諧的班級氛圍、平等鼓勵的師幼關系和互幫互助的家園關系的創設,使幼兒情緒安定、心情愉快,要充分認識到心理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有時比物質環境的影響更為深刻,要根據幼兒的情緒和行為表現,不斷反思、調整和改進心理環境。
(三)家園同步共同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微的任務。”可見,家園同步共同教育在幼兒的成長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豐富家長健康教育知識。
取得家長共識的前提是提高家長對健康教育的認識,讓家長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長園地、幼兒園網站、家園聯系冊、園報、宣傳欄、家訪、家長會等是傳授健康教育知識的重要途徑。
2、開展親子同樂活動。
為了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了解幼兒園對孩子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理念,我們除了必要的宣傳外,還可利用節日邀請家長參與我們的活動。如“三八”婦女節,我們把媽媽們請到幼兒園,組織
“我有十個手指頭”小巧手比賽、“我為媽媽捶捶背”等活動,讓家長在活動中,熟悉了解孩子,增強健康育子意識。
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長是幼兒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任何活動的開展如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兒健康心理的培養也不例外。
總之,對幼兒實施良好的健康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的一項長期、系統、艱巨而又光榮的歷史使命。我們必須明確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內容,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家長和社會資源,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勤于研究,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