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04 22:32:56
3、處理
因多數枕后位能自然轉成前位娩出,但需時較久,故必須耐心等待,注意觀察宮縮、產程的進展及胎心音的變化。對產婦要多加安慰鼓勵,注意防治衰竭及脫水。如進展順利,可聽任自產。如宮口開全超過2小時,兒頭已達坐骨棘,應考慮手術助產。可用胎頭吸引器或產鉗助產。深橫阻滯者,可用胎頭吸引器或將兒頭轉為枕前位或正枕后位始能娩出。會陰較緊者,尤其是初產婦,必須作較大的會陰側切,以免造成深度撕裂。
如并發宮縮乏力,胎頭遲遲不下及宮口不擴張者,或有頭盆不稱現象者,均應及時剖宮取胎。
三、橫位
橫位除胎兒極小或死胎浸軟極度折疊后才能自然娩出外,正常大小的足月胎兒不可能從陰道自產。如不及時處理,可造成子宮破裂。故情況多較嚴重,處理較困難,對母子危害較大。
1、原因
橫位的發現,多與頭盆不稱致兒頭進入骨盆腔困難有關。經產婦腹壁松弛、羊水過多或雙胎,也可出現橫位產。少數可因前置胎盤或腫瘤等妨礙兒頭進入盆腔而引起。
2、診斷
1)腹部檢查 外形呈橫橢圓形,子宮底部較低,恥骨聯合上方空虛,在腹部一側可觸到大而硬的胎頭,對側為臀,胎心在臍周兩旁最清晰。
2)肛查或陰道檢查 在臨產初期,先露部較高,不易觸及,當宮口已擴開。由于先露部不能緊貼骨盆入口,致前后羊水溝通,當宮縮時,宮頸口處胎膜所承受的壓力很大,易發生胎膜破裂及臍帶或胎臂脫垂。
3、臨床經過
分娩初期,因先露部高,子宮下段缺乏直接的壓迫刺激,故常出現宮縮乏力。由于先露部不能緊貼骨盆入口,致前后羊水溝通,當宮縮時,宮頸口處胎膜所承受的壓力很大,易發生胎膜破裂及臍帶或胎臂脫垂。
羊水流出后,胎體緊貼宮壁,宮縮轉強,胎肩被擠入盆腔,胎臂可脫出于陰道口外,而胎頭和胎體則被阻于骨盆入口之上,稱為“忽略性橫位”。此時由于羊水流失殆盡,子宮不斷收縮,上段愈來愈厚,下段異常伸展變薄,出現“病理性縮復環”,可導致子宮破裂。由于失血、感染及水電解質發生紊亂等,可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多數胎兒因缺氧而死亡。有時破膜后,分娩受阻,子宮呈麻痹狀態,產程延長,常并發嚴重宮腔感染,甚至出現中毒性休克。
4、處理
1)妊娠期:妊娠7個月以后發現橫位時,應首先考慮有無骨盆狹窄。如無骨盆狹窄,可試將橫位轉成為頭位或臀位。
2)分娩期:根據年齡、胎次、胎兒大小、骨盆有無狹窄、胎膜是否破裂、羊水留存量、宮縮強弱、宮頸口擴張程度、胎兒是否存活、有無并發感染及子宮先兆破裂等而決定處理方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