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有時候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好習慣的培養顯得非常迫切。但即使是對新生做規矩,也有竅門,也要得法。由市教委教研室、長寧區教育學院主辦,建青實驗學校承辦的幼小銜接,市區聯動長寧區小學學習準備期研討活
2008-09-25
開學三周了,大多學生的興奮勁逐漸消退,可老師會發現有些孩子與眾不同,他們的興奮勁好像有增無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總喜歡騷擾其他同學。專家指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常見的心理行為障礙之一,它會
2008-09-23
這個暑假,杭州一些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們可沒閑著。他們將本該開學后進行的家訪提前到暑假,給不知如何面對幼小銜接的家長們幫了大忙。時代小學一(1)班的班主任莫依菁老師對班里的36名新學生就一一進行了家訪。一方面
2008-09-10
從現在開始的幾個月,是孩子適應學校的時期。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怎么樣?最了解他情況的人要數老師了。作為家長,如何適當的向老師了解情況,并表達自己的意見呢?心理專家向家長推薦了幾種實用的辦法。開學了,不少家
2008-09-09
暑假一過,有許多小朋友背上小書包,走進學校,正式開始讀書郎生活了。學校的生活跟幼兒園的生活可不一樣。從天天玩到天天學,寶寶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同樣需要適應,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認真做好準備。一年一度的小學
2008-09-09
堆積如山的作業,孩子苦瓜一樣的小臉,陰云密布的家庭氣氛,如何才能幫助孩子縮短做作業的時間?有沒有辦法能投機取巧?別讓孩子比CEO還累!每個家長都可能遭遇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快要期末考試了,各科作業都特別
2008-09-09
專家:徐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員家長篇1.問:徐明老師您好!有個問題向您咨詢,關于幼小銜接都應該有哪些方面的準備呢?謝謝!答:主要有學語文、學數學和社會適應的準備。學語文的準備包括準
2008-09-06
教師篇專家:徐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員1問:徐老師您好!請問怎樣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答:要讀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真的轉變教育觀念,要多研究教育的實踐過程,在實踐中再反思
2008-09-06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剛結束學前教育、進入新學校的孩子,更應該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提前預習的習慣。由于學前教育不
2008-09-06
新學期即將來臨,各地的中小學校都將迎來一批新生。同學們,作為新一屆的小學生或中學生,你們準備好進入新的角色了么?如果你對自己即將勝任的新角色不太確定,對自己即將面臨的新環境感到陌生,我們將提供最中肯的
2008-09-06
新學期到了,又有一批小不點兒背著大大的書包上學堂了。很多一年級新生對于上小學都是既新奇又恐懼,而這些孩子的家長也和孩子們一樣,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著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轉折。據了解,幼兒園和小學有
2008-09-04
9月臨近,中小學生將迎來新學期,一批適齡兒童也將從幼兒園走進小學課堂。怎樣順利地完成好這個過渡呢?8月26日,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一些小學班主任。調整時間防止打瞌睡從幼兒園到小學堂,孩子首先要面對的就是40分
2008-08-29
從現在起距今年9月秋季開學,還有2個月。這段時間,對今年初入小學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他們將從幼兒園走向小學,開始接受正規的啟蒙教育。如何讓孩子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就能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
2008-08-22
再過10多天又要開學了。然而,將要就讀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瑩瑩,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盡管近幾天她只顧看奧運會,還沒來得及想入學的事,但媽媽從平時交談中發覺,孩子對幼兒園很留戀,而對小學生活多少還有點茫然。軟
2008-08-22
還有不到兩個星期,新生即將入學。而在這些新生中,即將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孩子們成為關注的重點。如何讓孩子適應緊張又有規律的學校生活?如何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除了開學后老師要做的努力外,家長自身的
2008-08-22
再過10多天又要開學了。然而,將要就讀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瑩瑩,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盡管近幾天她只顧看奧運會,還沒來得及想入學的事,但媽媽從平時交談中發覺,孩子對幼兒園很留戀,而對小學生活多少還有點茫然。軟
2008-08-22
還有不到兩個星期,新生即將入學。而在這些新生中,即將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孩子們成為關注的重點。如何讓孩子適應緊張又有規律的學校生活?如何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除了開學后老師要做的努力外,家長自身的
2008-08-22
主持人:王友文,中國教育報記者訪談嘉賓:郭小平,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師王天運,北京城建集團牡丹園門診部眼保健科主任王一軍,江蘇省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本期話題】近日,湖北省公布《湖北
2008-08-21
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過程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簡稱幼小銜接,一直是教育界研究探討的問題。除了老師做出的努力外,家長自身的努力更為重要。因為幼小銜接的重點仍然在孩子生活學習能力、性格培養方面,如果家長能在日常
2008-08-19
臨上小學前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參觀一下他即將要上的小學校園。這是一種很好的幼小銜接的教育形式,可以使孩子通過看和聽,真實的感受到小學生活是一個什么樣子。對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有一個感性認識,激發愛
2008-08-07
再過一個月,又有一批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將歡跳著跑進學校的大門,成為小學新生。有心的家長們肯定都已經早早地忙活起來,為怎樣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而操心。下面這位老師的建議和媽媽的做法,也許對準小學生的家長們會
2008-08-07
當然,這是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以前,一個書包、一只鉛筆盒就是很好的準備了,而如今,我們顯然對自己的要求提高了,希望盡可能做全方位的準備……盡管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希望能幫助孩子愉快、順
2008-08-04
[主持人]鄭潔:詩人、作家、教師[嘉賓]石磊:自由撰稿人,曾游學日本,出版過《東京的眼》等書,新作《東情西調》8月上市。女兒張天羽就讀朝春中心小學,即將升三年級。陳漪:某制藥公司的銷售管理。兒子張乙楠就讀
2008-07-28
早上學指的就是未按照國家《義務教育法》要求的年滿六周歲方可上小學的規定而提前上學。其實這樣做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發展都是不妥的。為什么家長要想眷法,找路子、批條子的讓自己未滿六歲的孩子上學呢?家長會以生日
2008-07-23
每年開學的前后,家長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剛剛入學的孩子,走好接受正規教育的第一步。下面,我們一起去聽聽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們,都有什么好的建議。★學生的常見脖問題一:老師,您好!作
2008-07-23
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們還有不到40天就要走入小學了,這種變身如何來得更美麗?★笑事不是小事一年級新生經常會發生一些尷尬狀況,讓大人哭笑不得。一位小學老師如是說。日前,記者采訪了幾位帶過一年級新生的小學班主
2008-07-23
到了大班末期,幼兒對上小學有了強烈的好奇。于是,我讓幼兒先向家長了解小學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但當我詢問幼兒的訪問結果時,竟然有一部分幼兒都對我說:老師,我不想上小學,我還想上幼兒園。孩子們的話令我詫異,
2008-07-17
很多家長在孩子升入小學之后,都淪為陪讀、侍讀,而且對這種狀況感到無可奈何,孩子小,記不住作業;不看著她,她就不寫作業1孩子初上學在家做功課時,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幫助是必要的。但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
2008-07-16
小朋友離開幼兒園,背上小書包,步入全新的學習環境。他們會害怕呢?他們能適應嗎?他們會愛校園,尊敬老師,團結小伙伴嗎?新學期,教委為小一新生設置學習準備期,幫助他們過渡。為讀者解讀這個新概念,教家長幫助
2008-07-16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讀書,但他們坐在小學課堂里會規規矩矩聽講,遵守課堂紀律和習慣嗎?前天上午,長江實驗小學里,杭州多家幼兒園大班孩子進行小學生活的全過程體驗。鏡頭一注意力15分鐘是道坎9點40分,
2008-07-16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講,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能順利、快樂的度過適應期是有利于孩子更好學習的良好開端,而入學前家長為孩子作的準備工作不僅是物質方面的,更多的是生理、心理方面的。(一)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差
2008-07-16
這次學校老師來家訪,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學前能夠認識多少字。當我告知女兒能認識2000個字的時候,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為了這一笑,可花費了我好幾年的業余時間呀1這是一位新生家長近日發在某知名育兒論
2008-07-16
孩子看見飯桌上紅紅的辣椒,吵著要試一試,看見地上顏色好看的石頭,拿起來嘗一嘗;媽媽買回來一只滿身是刺的菠蘿,孩子被這個從沒見過的東西吸引住了,伸手就想去摸一摸……遇到這些情況,作為家長的你,是怎樣應付
2008-07-16
有的家長認為獎勵就是給孩子買他想要買的東西,像零食、玩具。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的獎勵越多就越會讓孩子下次再出現好的行為習慣。其實,這些想法是不完全的。根據心理學家們多年的觀察實驗,發現孩子更看重精神上
2008-07-16
過了暑假,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怎樣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生活,這是每一位大班幼兒家長都非常關心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從現在為這些孩子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就是其中之一。孩子
2008-07-16
孩子剛開學初,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總是做噩夢,一連好幾天,孩子總是特別害怕,甚至出現失眠,這可怎么辦呢?其實,家長不要太著急,孩子之所以做噩夢,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新環境以及人際關系不適應的正常反應。孩子
2008-07-16
廣告合作 - 營銷合作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誠聘英才 - 問題反饋 - 手機版
京ICP備09042963號-17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155號
幼教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7 www.jili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