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0:54:18
數據分析活動中要注意的問題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圖表,都需要教師幫助幼兒進行匯總和整理,很難完全憑借幼兒自己來制作完整的圖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真實的主題。活動不吸引幼兒,幼兒就很難積極地參與和思考。所以,在主題的選擇上,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或者結果能對幼兒產生真實影響的。例如,喜歡吃的水果分別是什么,投票決定教師選擇哪本書進行閱讀,投票選擇加餐點心的種類和數量等。
每名幼兒都要有獨立表達和制作數據表的機會。每個幼兒都應該獨立地去展示自己的數據,在數據表上用各種形式的表征表達自己的選擇。盡量避免簡單的使用全體舉手投票的方式,這種方式會造成幼兒之間的相互影響,或者無意義地跟隨舉手。教師也應該避免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態度上的暗示,幼兒可能會跟隨教師的暗示做出教師比較傾向的選擇。
關注圖表的排列方式。圖表是豎直排列還是橫向排列并不是嚴格的問題,但是對于低年齡階段的孩子,尤其是剛開始進行數據分析活動時,應盡量采用豎直并且從下向上的方式進行,這樣符合幼兒的比較習慣,因為大多數幼兒熟悉高度的比較:底線在一個水平,誰高就應該是更多的。
為每名幼兒做上標記。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圖表,最好能標注上幼兒的選擇,讓幼兒在這個表格中,能看到自己所做的選擇在什么位置,這有助于幼兒對圖表更加感興趣。比如,在圖畫和長方形紙條上標注上幼兒的姓名或照片,讓幼兒明確感受到自己的數據在圖表中的位置,自己的數據對于整個圖表的意義。
注意表征物的可比性和間隔的排列。無論是用實物、圖片還是一些標準圖形來構建圖表,都要保證這些表征物具有可比性,間隔統一。試想,如果這一列用大正方形表示,下一列用小正方形表示,怎么能從圖表中一眼看出誰多誰少?同樣,排列的稀松和緊密同樣也是無法進行直觀比較的。這樣就失去了制作圖表的意義,無法用直觀的印象獲得對數據的分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