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6:08:57
二看
是否在游戲中“真成長”
游戲對于兒童來說不單是從中獲得愉悅的感覺這樣單一,他們更是通過游戲獲取各方面粗淺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和成長。所以,教師在觀察時還要看他們是否在游戲中真正地得到了發展。
1 是自主學習的
我們知道,學習是指學習者因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游戲就是兒童獨特的學習,他們在游戲中自由探索、自我體驗、自然交往、自主成長著。因此,教師需要十分注意地觀察兒童是否在他們最喜歡的游戲活動中有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案例】在一次B園中班兒童的建構游戲中,我們觀察到剛開始時孩子們或獨自一人、或三兩結伴,簡單地搭著積木。過了一會兒,其中一名小女孩站起來提議說:“我們搭一個游泳池好嗎?”見小伙伴們反應不大,她繼續提議:“我們搭一個很大的游泳池,可以從很高的臺子上跳下來!”這么一說,馬上引發了周圍幾名兒童的興趣,于是他們就一起干了起來。但是很快,新的問題出現了:怎么在一個很大的游泳池里搭出很高的跳臺?孩子們反復嘗試,通過不斷爭論、協商、調整,最終用長方形的積木橫豎間隔依次延展擺放,并逐漸圍合成一個圓形的游泳池,然后把豎著的那些積木當成柱子,在柱子上面用較長的木板進行連接,再往上不斷壘高,就搭出了兩層跳臺。看到自己搭的“游泳池”這么大、“跳臺”那么高,孩子們高興得在池子里跳進跳出,爭著玩起了“高臺跳水”的游戲。
在上述案例中,孩子對于自己的游戲首先具有很好的自我構想,當“一起搭一個很大的游泳池和很高的跳臺”這一提議得到眾多伙伴的認同后,孩子們自然聚合在一起,共同嘗試完成這一游戲構想;接著他們又通過實踐操作、相互協商不斷調整策略,克服搭建中遇到的延展圍合和依次壘高的困難,終于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游戲構想。因此,兒童在這里不僅享受到了游戲的快樂,更是通過游戲自主學習,成為自我發展的主體。
2 是累積遞進的
游戲對于兒童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為小步遞進的累積效應。它并非簡單地追求讓兒童通過活動產生即時的學習效應,也不是“功利”地只是在特定的時候向兒童傳遞特定的知識與技能,而是通過游戲活動讓兒童有可能獲得聰明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有關的知識技能是在潛移默化中自然習得的,是通過兒童自己逐步積累經驗,在小步遞進中產生的自我發展效應。
【案例】s園新增添了好玩的“樹屋”。一天,大班的一群小朋友想要不走樹屋的樓梯而是自己想辦法爬上去,教師就對孩子們“勇攀樹屋”的游戲進行了連續觀察。觀察中發現,孩子們并非馬上就能完成這個任務,從產生這個游戲想法到具體地在游戲中實踐再到最后終于獲得成功,前前后后竟然折騰了十多次。在初始的幾次游戲中,孩子們每次都會先找來一張桌子靠在樹屋邊,再找些磚塊、餅干盒、木頭積木等較為低矮的材料疊放在桌子上,然后上去踩著嘗試攀爬上樹屋,但是每一次他們都發現自己搭出的架子還不夠高,爬不上去。“怎么才能搭得高一些呢?”孩子們通過思考發現,要把低矮的材料更換成高一些的材料。于是,在接下來的幾次游戲中,小椅子出現了。孩子們在桌子上安放了一張小椅子,椅子上再放些低矮的材料,搭出的架子就增高了一截。可他們再次嘗試后發現,架子不僅不夠高,還晃悠悠地挺危險。 “怎么才能搭得更高更穩一些呢?”他們繼續反復嘗試。最終搭出了這樣的架子:搬來兩張桌子做基座——在擴大的底層桌子上面放四張小方凳——方凳子上再放兩張小椅子——最后再往小椅子上放了一塊大積木。孩子們小心地踩著這個四層高的架子,終于穩穩地攀爬上了樹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