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5:50:09
支持幼兒自主游戲的幾點思考
在全面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精神指導下,我園園本教研定位在“創設充分的自主空間,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結合園本教研,中班組教研的定位是“創設開放的游戲環境,促進幼兒自主發展”。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老師發現,孩子在角色區的游戲主題總變,今天玩自助火鍋店,明天玩旅游,后天又玩起了娃娃家。老師能夠認同孩子的游戲主題,知道應該讓孩子自主自發地開展游戲,但同時也感到困惑與糾結,為什么玩著玩著就變了呢?預設的發展目標怎么完成呢?是根據幼兒的游戲行為變換游戲主題、豐富游戲材料,還是引導幼兒圍繞現有游戲主題玩預設好的游戲呢?
針對教師遇到的問題,我們圍繞李潔琨老師組織的《火鍋店的游戲》(見本刊P20)進行了區園聯動教研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結合教師普遍存在的困惑問題,解讀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并反思自己困惑與糾結的原因;明確開放的游戲環境對幼兒自主發展的意義,進一步探討開放的游戲環境的內涵和教師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通過教研,我們澄清了一些認識。
游戲主題從何而來
◆先有游戲主題還是先有游戲?
在以往的工作中,確定游戲主題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教師依據自己的意愿設置主題,創設環境,提供材料;二是教師依據自己的工作經驗、教育目標和幼兒年齡特點預設一個游戲主題,征求幼兒的意見;三是以討論的形式確定游戲主題,以投票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決定游戲主題。第三種是目前絕大多數教師使用的方式。這三種方式都是建立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的,缺少對幼兒游戲興趣、游戲水平、游戲經驗、游戲需要的觀察和了解,缺少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得來的經驗和認知。因此,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孩子們經常出現不可預知的游戲行為,游戲的發展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就如,“火鍋店”的主題是老師和幼兒討論確定的,屬于第三種確定主題的方式。該主題下,雖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豐富著火鍋店的游戲,但是,孩子的游戲主題還是慢慢發生了變化,在火鍋店玩起了娃娃家做飯、聚餐、外出旅游等游戲。分析原因,過早確定游戲的主題有可能限定幼兒的游戲內容、游戲玩法、游戲行為,幼兒就有可能失去自發、自主的游戲條件,失去了創造、想象的空間,游戲就有可能失去了趣味性、靈活性、豐富性、自主性、開放性。對于孩子來說,先有游戲。主題要依據幼兒的游戲行為、游戲意愿來確定。幼兒經常玩什么游戲?游戲中他們在干什么?喜歡什么材料?發生了那些游戲情節?提出了哪些需要?為什么有這些行為與需要?根據幼兒的表現與需要,和幼兒一起協商確定一個游戲主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