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4:41:39
2.讓幼兒深入討論,相互交流獲得正確認識。讓幼兒在集體討論中,聽取別人的意見,用事實說明問題,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的指導相當具有藝術性,提問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A、開放式提問;
B、遞進式提問;
C、自由式提問。
提問剛開始難度不大,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重點是讓幼兒參與,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交流氛圍。整個活動中,教師以一個主持人的身份,自由組合這幾種提問方式,隨機性相當大,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筆帶過,也不能每個問題都追根究底,更不能任幼兒自由發問、偏離重點,教師要掌握好一個度。
三、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材料的提供
皮亞杰的認識結構理論認為,兒童認知和智力結構的起源是物質的活動。由此可見,科學教育活動的材料提供對幼兒認知能力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茖W教育活動材料的提供應該注意三點:
1.目的性;
2.操作性;
3.思考性。
材料的提供必須具有引發幼兒思考的作用,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每一種材料的投放,教師必須仔細斟酌,想想它們是否能激起幼兒思考、探索的欲望,只有在具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兒才能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探索欲望和積極思維的精神狀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