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4:41:39
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思考
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本能”。孩子們天生愛探索,對許多事物感興趣,教師要開發和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問題。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們對科學的動態認識,使得幼兒科學教育已受到相當的重視,與其他教學活動相比較,幼兒科學教育更注重讓幼兒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更強調幼兒的親自參與和幼兒動手操作,它主張讓幼兒通過自身與周圍物質世界的相互作用,獲得經驗。那么,在設計一次科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到底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準確定位
1.教育內容的選擇。科學教學不同于過去的常識教學,在原“常識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現代科技、環境保護等新內容,所以內容選擇的范圍相當大。教育內容的生活化不僅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它更是引發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和條件。教師要發現、保護、培植幼兒可貴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例如,自由活動時,幼兒喜歡將黑板上的磁性教具一塊塊排隊,其實他們對磁鐵有所發現并在探索;在玩彈力球時,孩子們將它們壓扁又恢復,并且樂此不疲,教師就應因勢利導,擴展成幼兒科學教育內容,生成科學教育活動。
2.教育內容的劃分。在教學實踐中,常常出現一個教學內容可以適合大、中、小不同年齡班的幼兒同時學習的情況,其實這就是教學內容的劃分。例如,水這個教學內容包括很多小的內容,水無色無味的特征、水的流動性、水的三態、水的用途、水的沉浮以及水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等等,水的基本特征就是小班幼兒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大班幼兒在學習時,水的基本特征已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對水的沉浮現象、水能使光發生折射等現象產生疑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特點選擇重點內容。如果把發現了解水的沉浮現象作為大班幼兒學習的重點內容,那么了解水與物體的沉浮關系就是難點內容,因此教師在活動前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觀察、評估幼兒,準備教學用具,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現象、狀況以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要盡全力做出最全面的預測,確定合適的重難點內容,是成功的幼兒科學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過程中的適當指導
1.讓幼兒產生疑惑,提出問題。例如在《沉與浮》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幼兒知道什么東西能沉下去、什么東西能浮上來,同時提問哪些東西在特定的條件下能沉下去又浮上來?又如在“電池”教學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玩玩具、裝電池,幼兒知道有的電動玩具動了,可以玩了,而有的還是動不了,咦!問題出在哪?孩子們產生了疑問。幼兒產生了這些疑惑,接下來的操作過程才是幼兒真正的主動探究的過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