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1:36:10
4.家鄉民間藝術
家鄉的民間藝術也比較獨特、豐富:靖江講經、舞龍、獅子舞、屋脊藝術等。如屋脊藝術是靖江房屋建筑的一大特色,匠人運用“堆灰”和“瓦花”工藝在屋脊上制成“喜鵲登梅” “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麒麟送子”等各種圖案,使屋脊富麗堂皇,美不勝收。在農村家家都有屋脊,但因為位置較高,大家可能未曾刻意去觀察過。活動前,我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把自家的屋脊拍下來,開了個“小小屋脊攝影展”,為幼兒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屋脊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創新美術活動形式,優化幼兒園教育環境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我園地處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活教材、活知識。當課程內容取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會更積極地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
1.精心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園所環境
創新美術形式,精心打造美術特色環境已成為我園的重頭戲。為了讓孩子在環境的熏陶下欣賞、體驗、理解并樂意表現家鄉的美,教師、家長和幼兒分工合作。家長拍攝家鄉美景,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如酸奶瓶、紐扣、牙膏盒、碎布等以及芋頭、番薯、玉米、稻穗、麥穗等農作物。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新才能,讓這些材料變成了一件件創意新穎、設計獨特的藝術品,讓幼兒園的每一個小角落均能發揮獨特的教育作用。在美術區角,有便于幼兒取放的工具和多元化的材料,并定期更新;在特色區角,有富有鄉土氣息的農產品,有激發創作欲望的半成品,有孩子們別具匠心的藝術品。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
2.豐富各年齡段幼兒美術活動的形式
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藝術表現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升。小班幼兒喜歡涂涂畫畫、粘粘貼貼,我們設計泥工《好吃的雙魚肉脯》《艾蘭得含片》,撕紙粘貼《誘人的蟹黃湯包》,車輪滾畫《長江三鮮》等活動;中班幼兒用繪畫、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種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見所想,如撕紙貼畫《金黃的油菜花》《三月三,上孤山》,吹點畫《農家桃園》《葡萄熟了》《家鄉的香櫞》則是用紐扣、粉撲之類的小物件進行壓印畫;大班幼兒有自己喜歡的活動形式,如手工制作《我包的餛飩》《香香的粽子》,刮蠟畫《德誠廣場》,吹點制作《沿江風光》等活動。我們在活動中邊實踐邊反思,努力探究,勇于創新出更多具有家鄉文化特色的美術課程。
家鄉文化資源較為廣泛地挖掘與利用,使幼兒園課程園本化建設的思路漸趨成熟,同時讓幼兒園特色建設也捕捉到了自身適宜的發展方向。這些給幼兒和幼兒園帶來的益處是永久的、巨大的,是無法用數字和語言來表達的,我們只是擷取了其中幾朵小小的浪花在此略為表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有信心使家鄉文化資源美術課程成為幼兒快樂學習和生活的天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