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1:36:10
家鄉文化資源與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整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我們美麗的家鄉——靖江,地處長江下游,自然條件優越,擁有得天獨厚、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獨具地方特色的“江蘇光芒集團”“雙魚肉脯”“季市美食”“長江三鮮”“蟹黃湯包”和“靖江新八景”等給我們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兒園美術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充分挖掘家鄉特色文化,拓展幼兒園美術活動
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眾所周知,幼兒時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認知過程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具體形象性、無意性和不穩定性等特點。為了調動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自主性,豐富其感性經驗,增進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激發他們愛家鄉、為家鄉做貢獻的情感意識,我們充分挖掘家鄉文化資源,拓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內容。
1.家鄉美食資源
家鄉的特產對幼兒來說可謂如數家珍:雙魚肉脯、艾蘭得含片、長江三鮮、蟹黃湯包、香沙芋、馬橋餛飩、季市大爐餅等,他們喜歡并樂意用美術手段來表達。通過讓幼兒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試一試,生成了集情感、技能和認知培養的美術教學活動:撕貼畫“長江三鮮”、玻璃球滾畫“蟹黃湯包”、芋頭小制作“可愛的小老鼠”、“小刺猬”等。當活蹦亂跳的魚出現在幼兒面前,平時難以發現的細節特征都被他們盡收眼底,胖胖的河豚、粼光閃閃的鰣魚、美麗的刀魚等激發了幼兒的觀察興趣和創作欲望。
2.家鄉美景文化
家鄉美景,一景美過一景,景景都有故事。漂亮的馬洲公園、具有悠久歷史性的岳王廟、防洪水的百里江堤、熱鬧的步行街、鐘樓廣場的四眼井、孤山風景區、壯觀的造船場景、煥然一新的孝化新農村……這些源于幼兒身邊的資源,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僅給幼兒帶來了美的享受,而且交流起來津津樂道,自豪感油然而生,也為我們的美術課程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因此我們就近取材,將家鄉美景融入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和積極的教育作用。
3.家鄉民俗風情
家鄉的民風民俗、傳統節日與幼兒園美術活動相整合,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感受家鄉與眾不同的民俗風情。我們在元宵佳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到來之前,設計精彩紛呈的美術活動。如元宵佳節有吃湯圓、包餛飩的風俗習慣,幼兒園開展了大班親子活動“快樂的元宵節”,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包元宵。活動前讓幼兒了解元宵節的由來,說說我家元宵節是怎么過的,湯圓的寓意等。通過交流,豐富了幼兒的知識,為創作提供了有效的經驗,同時增進了親子感情,讓家長能夠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端午節前夕,我們食堂阿姨給幼兒來了個現場表演“裹粽子”,阿姨們嫻熟的技巧讓幼兒瞠目結舌,有棱有角的粽子讓他們垂涎欲滴。羨慕與感慨中,幼兒對“端午節”吃粽子的典故有了深刻的印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