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1:17:15
2.以面帶點在學習過程中,總有一些孩子反應較慢,不能馬上領會或掌握新的內容。一個活動下來,能力強的孩子能夠完成目標,達到教學目的,能力差的孩子可能因時間不夠用完不成目標,不了了之。長期下去,能力差的孩子對泥工就失去了興趣,甚至形成厭惡泥工的心理障礙。為了杜絕這一弊端的出現,因而在進行分別指導時,我就特別注意幫助能力差的幼兒,不會捏的要進行個別示范。對不喜歡捏泥的幼兒要分析原因,是技能上有困難,還是對自己做的形體不滿意,塑造時用泥不夠了,還是別的原因?要針對不同情況加以指導,教師要提高幼兒的興趣,增強幼兒完成泥工的信心,對一些做得快的幼兒可啟發再做一些有關的東西,進而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我還在區角中創設了泥工活動區,并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泥工材料,各色橡皮泥、剪刀、糨糊、手工紙等等,另外還準備了多種色彩顏料盤,給孩子創造主動進行泥工活動的場所。這樣孩子們取放方便,這有利于他們主動地進行畫畫、剪紙、泥工制作等,打破了死板的美術活動中的單一模式,使孩子在活動時間自由選擇,主動地投入到喜愛的泥工活動中。同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繼續鞏固練習,施展他們的才能,能力差的孩子也能繼續完成他們沒有達到的目標。我就多指導這些能力差的孩子,使他們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不做掉隊的“點”,跟上整個“面”,多鼓勵、多幫助,使他們樹立起信心,共同進步。
(三)多講評,多辦展覽,多參觀
孩子喜歡顯示自己的成果,因為這些活動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腦和手,是自己的創作。自己的創作最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從而使他們獲得真正的滿足感,教師應充分肯定幼兒的作品。因為成果展評是幼兒提高認識的過程,是培養他們審美能力的過程,當然更是他們體驗創新樂趣的過程。孩子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要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贊許。我就采用幼兒自評、小組互評、全體講評等形式,挑幾件有典型缺點的作品來,讓大家一起來講評,一起來談談對這些作品的看法,并引導幼兒談一談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尤其是對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更應給予大力的鼓勵和表彰,使幼兒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逐漸樹立創新的信心,并能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勞動,培養創新能力。家庭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環境,幼兒泥工活動在家庭中進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空余時間他們也會時不時地在家長面前露一手,得到夸獎后,學習和創作的欲望也就更加高漲了。
六、研究的成效與分析:
泥工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對培養幼兒技能技巧、提高幼兒素質,開發幼兒智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孩子在泥工教育活動中,不僅僅制作出了一些滲透其個性特長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實踐,將學到的知識得到自由廣泛的運用,將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極大個性化發揮,愿望變為現實,從而誘導孩子積極創造、將勇于求異的成就感。在泥工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學習、討論、嘗試、評價等過程,受到了綜合知識的熏陶,拓寬了視野。
七、結論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一團團橡皮泥在孩子們手中變換著,是創造?是游戲?是最能鍛煉孩子動腦筋的一種創作方式,他們將心中美好的事物通過泥工的制作,以立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思維產生興趣和沖動,在興趣和沖動中開始了創作游戲。他們通過游戲泥土,將天真浪漫、粗獷豪放的造型帶入自由創作中,用橡皮泥這種媒介,記錄對生活經驗的感受,獲得情感的發泄,自由創作的快感,使其真正成為開啟幼兒智慧大門的鑰匙,這便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泥工創作活動的意義所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