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7 17:39:57
四、傾聽孩子,理解孩子
1.耐心地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做錯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表面看是孩子忘了收好玩具,而實際上可能與老師提供的游戲時間、游戲材料有關。時間短,孩子沒盡興,自然忘了收;玩具太多,玩不過來,自然擺一地。如果僅僅歸為是孩子執行游戲規則的問題,那就太冤枉孩子了。在批評之前,聽一聽孩子的解釋,他的話會幫助你處理好這件事。
2.重視孩子的辯解:批評孩子時,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認真聽,不插話,不辯解,認為這樣就是承認錯誤、接受批評的好態度。我們不妨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說一說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氣,了解他對錯誤的認識程度。“你為什么搶小明的玩具?”“小剛先搶的,我后搶的。”“今天老師說你把金魚缸的水弄灑了。”“不是的,我想給金魚換水,麗麗碰了我一下,就灑了。”原來,在孩子的眼里,事情并不象大人想得這么簡單,他們更注重過程,更看重自己的感受,更看重別人在這里面的作用。如果不聽聽孩子的抱怨,我們也許會忽略許多真實的東西。
3.給孩子思考的時間:批評孩子是為了減少類似事情的發生,盡可能少地再次批評,讓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把你的建議馬上告訴孩子,讓他想一想,錯在哪兒,該怎么辦,類似事件如何預防,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五、肯定進步,建立自信
1.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只要我們細心,總會在孩子一團糟的行為中,找出一個微小的閃光點。比如“今天你學會疊被子了”,但可能弄亂了床單、枕頭;“你幫助小朋友撿回了球力,可能原本就是他踢出去的;“你把玩具分給小朋友”,可能是他已經玩厭的。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短處不放,只要你把他真正當成一個小孩子,就能原諒他成長中的所有過失,就會為他的點滴進步高興。
2.目標不要太高:批評過后,大人總會提出希望。希望不能太高,否則當希望不能實現時,孩子容易失去努力的動力。不要用不當的批評打垮孩子的自信,自信的大堤一旦崩潰,自卑、怯懦就會泛濫。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