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17 14:56:00
(5)教師同時邀請一部分幼兒來扮演角色游戲,然后請別的幼兒猜測。
3.活動延伸
(1)今天我們了解了警察、廚師、醫生、理發師、清潔工人工作時的樣子,大家也玩了游戲,我知道,許多小朋友還想參加這樣的游戲活動,老師把這些工具放在區角里,下次區角活動時,我們還可以繼續參與。
(2)請小朋友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和自己認識的一些人,看看他們是什么職業,模仿他們的樣子,以后再來和大家討論,好嗎?
(將各種服裝工具投放角色表演區內,讓幼兒在平時的區域活動中繼續扮演游戲。另外,請幼兒協助教師收集一些其他工作者的工具,服飾投放入區域,讓幼兒自由選擇扮演。這樣,有利于幼兒對其他工作者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幼兒最近發展的相關經驗。)
說課材料
大班綜合活動:猜猜我是誰
1.說教材
《猜猜我是誰》這一課時主要是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特別是通過對父母平時工作時的觀察,來講述各種職業的特征,然后通過“我是誰”的游戲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不同工作的特點。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齡的增長,對于平時見到的人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開始喜歡模擬成人的一些活動,特別是愛扮演有特點的職業角色進行游戲。因此,我選擇了這一課題,讓幼兒根據自己見到的職業的特點,參與模擬性的游戲,激發幼兒勇于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信心。另外,我班幼兒在語言發展方面有著自己的特點,而且日常行為習慣良好,非常適合開展具有游戲形式的活動。而大班孩子已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此內容完全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通過此課時的學習,定會讓孩子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有新的提升。
2.說目標
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實際情況以及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部分。 具體如下:
(1)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見解,樂意主動的與老師、同伴交流。
(2)導幼兒通過觀察別人的表現來進行猜測,體驗游戲的樂趣。
(3)勇于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
3.說教法
《綱要》里提出:創設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究活動,感受嘗試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我提供了豐富的人物掛圖和各種職業人員使用的工具和穿戴服飾, 讓幼兒在觀察,討論、表演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而我始終只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結合自主探索法、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克服傳統的說教形式,幼兒始終是活動的主體,在具體的活動中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法、討論法、觀察法、情境表演法等 進行學習。
4.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及動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本次采用的學法有:
(1)觀察談論法: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的在集體面前闡述自己的知識,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圖片的運用也更能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理解同伴的講解內容,能使幼兒更清楚觀察和交流。
(2)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活動內容產生興趣。
(3)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各種職業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動手扮演,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嘗試著用不同動作語言進行表演,大大激發幼兒的思維與興趣,為以后的學習 打下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