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6:10:42
21世紀,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提高環保意識已成為當前教育的重點,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的實踐已為人們所認同,《新綱要》中把“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它們,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列入內容和要求之中。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可以看到幼兒亂扔垃圾、破壞草坪、隨便摘花等與環保教育相悖的舉動,幼兒的“知”和“行”明顯脫節。環保教育成了一種形式教育、口頭教育。幼兒園是幼兒環保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我們教師應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一、從感知入手,引導幼兒認識環境與人類的關系。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從愛護、親近我們的校園做起。因此,我們在園內開辟了自然角、種植園、飼養區、生態體驗場、操作長廊……,教師經常帶孩子們參與其中,他們在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玩一玩中了解自然界,從而激起他們對身邊環境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潛移默化地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培養幼兒環保意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注意引導幼兒把環保意識內化成一種自覺的行為,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我們充分利用戶外環境資源開展教育,組織幼兒拾落葉、整理圖書、玩具等,這也是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行動體現。另外,我們還建立了護綠隊,讓幼兒切身地融入環保活動中。
環境教育還要超越幼兒園范圍,我們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外出遠足、郊游、參觀等活動,帶領幼兒參觀公園、植物園、醫院等社區場所,以地大物博的現場作教育課堂,通過走、跑、聽、說、摸的親自體驗與感受,引導幼兒觀察和了解周圍的自然環境,關注環境問題,意識到人類生存與環境的息息相關,培養幼兒熱愛家鄉,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二、通過開展系列主題活動,進行環保教育。
幼兒保護環境的積極態度來源于周圍生活的親身體驗。我們在《奇妙的水》主題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玩水,品嘗等活動了解水的特性;組織幼兒進行種植,飼養水生動物,了解水的重要性;感知水污染現象及其對人類,動植物的危害;觀看水災錄像,感知人類破壞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危害以及人類為防止水災而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措施……這一系列直觀、生動的活動,使幼兒獲取了有關水與環境的知識經驗。如幼兒不僅目睹了人們對待小河的不良行為:往河中扔生活垃圾,排廢水,也看到了這些不良行為的后果,從而產生了厭惡情緒,初步認識到人在維護生態環境中的作用;又如幼兒在參觀自來水廠時,體驗到了清潔的水對人類的奉獻,從而激發了珍惜淡水的情感和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同伴和家人及時關閉水龍頭。
為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我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精心設計環保綜合活動,將環保活動融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如環保主題綜合活動《變廢為寶》,我們先帶幼兒參觀了社區內公共場所的環境之后,使幼兒了解了垃圾回收常識和垃圾的再生利用知識。然后又讓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廢舊材料,在各個游戲區中投放大量的廢舊物品,讓幼兒感受到廢物是可以再利用的。教師通過啟發幼兒對廢舊物品產生豐富的聯想,然后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綜合制作了許多非常創意的作品,如:舊掛歷紙做的時裝、廢光盤作的小魚、吸管做的小桌子……這一系列的活動,既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節日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良好的載體。如: “植樹節”“愛鳥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都是傳統的環境教育日。我們設計了“造綠、愛綠、護綠”人人爭做“綠色小天使”的活動,帶領幼兒每人種植一棵小樹苗;還設計了“做一個小小鳥專家”的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鳥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在"世界地球日"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題系列活動。活動一:“認識地球”,引導幼兒觀察地球儀,認識幾種明顯的標志,如海洋、河流、山脈、陸地、城市等;活動二:“地球生病了”,教師用地球儀表示地球,通過講故事《地球招聘清潔工》,組織幼兒討論地球為什么要招聘清潔工?活動三:“地球小衛士”。通過一系列有組織、有目的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理解生物、人和各種環境因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幼兒關心、愛護環境的態度和行為。
三、寓環保教育于幼兒一日活動和日常生活之中,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