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4:38:58
(二)、教師根據主題內容設置墻飾,讓幼兒與墻飾互動在各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力求使每一個墻面都會說話,發揮其記錄與宣傳的功能--伴隨著主題活動的發展,活動室內的環境逐步豐富起來,到處都是孩子們留下的痕跡。中班《朋友見面真開心》的主題活動中,有一個教學活動是"朋友的生日",其中目標是"知道小朋友自己生日及好朋友生日的月份,增進朋友之間的友誼及學習初步的統計方法。"怎樣才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知道自己及朋友的生日月份呢?于是,我在語言區設置了一棵生日樹,做了12朵花,在12朵花的花蕊上貼了1--12的數字,代表12個月,在花瓣上貼了各月份的小朋友的名字,這樣,小朋友就有許多機會了解自己及朋友的生日了。能干的小朋友已經知道自己的名字,找到自己的名字自然就知道自己的生日月份了,而且小朋友之間的交流也比較多。你看,嘯天和逍童在看生日樹,嘯天說:"逍童,我的名字在這里,我是1月份生的。你呢?"逍童說:"我的在上面,我是12月份生的。這個月只有我一個人。"聽了逍童的話,我看到嘯天也在數了,然后說:"我們有5個人,比你多。""3月份也只有一個人,和我一樣的。我們一起數數哪個月過生日的最多?"這時,琳丹也加入了,說:"我是1月份生的。我跟嘯天是同一個月的。"并指著嘯天的名字說:"這是你的名字,對吧。"嘯天說:"是的,你的名字在哪里?"……在這一區角活動中,他們三位小朋友不但知道了自己及同伴的生日月份,學習了初步的統計方法,同時激發了對漢字的興趣,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幼兒在認識自己的名字和生日月份的整個過程中,教師為孩子們創設了一棵與幼兒互動的生日樹,讓幼兒主動去構建自己想要了解的、學習的知識。教師只在旁邊默默的關注幼兒,適時的引導幼兒,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三、常規性主題墻飾在幼兒園中,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在園生活學習的基礎。而幼兒園也是幼兒提高自己自理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把環境創設和幼兒的一日生活相融合,讓幼兒利用環境記錄、描述自己的一日生活,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與觀察、記錄能力和堅持性。
(一)、進區卡的放置在我班,共開設了建構區、美工區、科學區、音樂區、圖書區等區域活動。
在以往進行區域活動的時候,教師撕聲力竭的規定幼兒每個區域游戲人數的同時,幼兒卻在區與區之間"亂竄"。因此,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些不同的動物胸卡,不同的動物代表不同的區域。如美工區是小狗胸卡,幼兒想到美工區去游戲,就帶小狗胸卡進入,如果小狗胸卡沒有了就說明美工區游戲的人數滿了,不能再進入了。設置環境與游戲的互動,不用老師的引導,幼兒就能主動合理分配游戲的人數,并能主動遵守游戲規則。
(二)、我最棒培養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每天都會督促幼兒,為了更好的提高幼兒的意識,我們給有好習慣的幼兒照上相片,比如:排隊洗手、排隊上下樓梯、如廁后自己提褲子、看見垃圾會撿起來扔進垃圾箱里等,貼在《我最棒》欄里,供其他幼兒學習。
總之,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環境,必須真實反映幼兒是環境的主人,讓環境成為幼兒自己的環境,讓每一個角落都成為"會說話"的環境,而不是單純的裝飾物。讓環境成為幼兒展示自己的舞臺,從而在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情感,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方面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