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6 11:07:20
[摘要] 關鍵經驗是近年來學前教育理論研究中備受重視的概念,是聯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幼兒園教育實踐的橋梁。依據關鍵經驗的內涵與價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的條目須進一步細化與完善為“身心保健”和“身體運動與發展”兩個子領域,應體現保健與鍛煉先行融合、運動與發展緊密聯系、健康與全面發展協調進行等特點。在具體實施時,應在課程理念中嵌入健康領域關鍵經驗,并在領域內將關鍵經驗做深做透,通過具體活動形成結構網點,才能更好地貫徹和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關健康領域的要求。
[關鍵詞]關鍵經驗;兒童健康;課程實施
稿件編號:201501120002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10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兒童發展視角的幼兒健康飲食行為研究”(批準號:DHA100249)
通訊作者:顧榮芳,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國教育部出臺的國家指導性文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新時期幼兒園教育改革提出了時代要求,學習與貫徹《指南》成為當前幼兒園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指南》對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的發展進行了分齡描述,有利于幼兒園教師掌握幼兒的身心特點,合理進行教育活動。幼兒已發展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應該做什么、多長時間能達到,這是教師們在教育實踐中急需明確的。因此,基于《指南》的導向和內容,對每個領域幼兒發展的階段特點進行完善,并進一步細化為日常課程的具體要求,有利于架構起《指南》文本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的橋梁。
在理解和實施《指南》時,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指南》的內容并不是幼兒必須達到的固定目標,而是期望發展的基本經驗。經驗對于兒童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行為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和腦發展科學等都表明,經驗和腦成長的交互作用為兒童的發展提供了動力。神經生理學描繪了經驗通過產生和修刪塑造大腦結構的過程。早期經驗在基因上留下的化學痕跡決定了基因如何表達,經驗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會導致大腦結構朝不同方向發展變化。其中有一些對促進兒童進一步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的經驗,被美國高寬課程(High/Scope Curriculum)稱之為“關鍵經驗”,其核心理念即是“讓兒童在主動獲取關鍵經驗中學習”。
一、關鍵經驗的內涵與價值
所謂關鍵經驗,如前所述,指兒童在所處年齡段應有的、必要的經驗,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內容,既包括知識,也包括知識的運用,具有教育目標的屬性,對于選擇課程內容和評估兒童發展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關鍵經驗在兒童的經驗系統或經驗結構中起著節點和支撐的作用,通過整合和跨越關鍵經驗來建立經驗間的聯系,有助于兒童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學習上位概念,獲得適度發展。
關鍵經驗具有如下特性:一是基礎性。關鍵經驗是兒童發展的經驗基礎,能為兒童學習和理解更復雜的概念和解決問題提供思維工具;二是連續性。關鍵經驗是一個連續的生長過程,包括相關聯系和前后聯系,不同領域的關鍵經驗是互相聯系的,一個領域的關鍵經驗可作為吸收其他領域經驗的支撐;前涉經驗為后繼經驗做準備,可以作為學習的新起點;三是層次性。關鍵經驗與兒童的年齡特征相關,是漸進的、分階段的,具有螺旋上升的進階性;四是互動性。關鍵經驗需要兒童主動地與他人和環境發生交互作用來建構,成人不能傳授、灌輸或包辦、代替;五是反復性。關鍵經驗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反復進行中逐漸獲得的,否則很容易消失。
關鍵經驗的價值如下:有助于將視線轉向兒童,從兒童出發,強調兒童學習和發展的身心特點和基本規律,關注每個兒童的個體差異、真實體驗和當下生活,保護兒童繼續吸收經驗的能力和終生學習的求知欲;有助于引導教師的專業發展,圍繞關鍵經驗的評價可以推動簡單評價向積極促進式評價的轉變;有助于幼兒園課程的發展,有利于厘清和凸顯幼兒園課程各領域自身的規律和方法,促進各領域課程縱深發展,將發展目標、課程內容、評估指標緊密聯系在一起,有效解決學科、主題的形式之爭,同時還可以作為整合的突破口,實現各領域內在經驗的前后聯系和不同領域之間經驗的相互聯系,達致課程的深層整合。
二、兒童健康領域關鍵經驗的內容構架
(一)研制過程
本研究提出的健康領域關鍵經驗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也不是簡單記錄的幼兒經驗,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理論準備和扎實的實踐檢驗,并反復研討、修改而成。本研究的基礎來自四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在全面把握《指南》內容的同時,參考了其他國家的兒童發展標準;二是以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長期以來關于學前課程五大領域的研究成果為累積;三是參照了國內外兒童健康、體育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四是以南京第二幼兒園為實驗基地,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現場觀察和課程實踐,在行動研究的基礎上對關鍵經驗的內容進行反思和改進,同時提交南京師范大學“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課題組進行專家專題研討,依托南京市幼兒園教師健康領域共同體組織教學觀摩討論,并聽取廣大一線教師的意見,逐條核定內容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二)框架結構
本研究將健康領域分為“身心保健”和“身體運動與發展”兩個子領域,其中“身心保健”著眼于保護,“身體運動與發展”著眼于鍛煉。
“身心保健”子領域下轄5條關鍵經驗:“情緒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將身心保健與心理、社會性、認知相聯系,然后分別展開。
“身體運動與發展”子領域關鍵經驗特點:1.依據兒童運動發展理論,按“粗大動作”到“精細動作”到“體質描述(力量、耐力)”再到“空間知覺和身體控制”的順序進行架構,體現了動作發展從移動能力到非移動能力再到操控能力的規律性和系統性;2.將動作分成“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類,既與其他多國發展指標的分類一致,也符合幼兒園教師以往的思維習慣,便于他們在實踐中對照操作;3.將“保持正確的姿勢”作為“運動與發展”下首條關鍵經驗,因為正確的姿勢既是運動發展的基礎,也凸顯了健康教育創造兒童身體美、有助于兒童感知和體驗身體美的作用;4.沒有保留《指南》里的“平衡能力、協調靈敏”這條發展目標,而是按體育領域的研究成果,將之歸人體質健康而不是動作發展,分散在“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能力描述中;5.忝列“空間知覺及身體控制良好”這一條關鍵經驗,因為“空間知覺”屬于動作發展范疇,也是對兒童發展來說很有必要的內容。
(四)主要特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