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經人聯合私塾 2018-06-15 16:13:24
其次,“變花樣”可以激勵興趣,讀經所能變的花樣是在讀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帶讀,或齊讀,或接龍,或默讀,或當場試背,或提問征答,都可以。但如不會變花樣,只平平常常亦可,有時平平常常也有一種引人的士氣,其中也有趣味。兒童的感應最靈敏,他也會被誠懇所感動,并不是非玩花樣不可的。
其次,“講故事”,“講有趣的常識”,不管與本課有無關系,都可以增長興趣。
其次,最不得已是“做游戲”。
最后,如果有些人依然提不起興趣,而且反抗太大,則放一放,停一停也沒關系,只要他還沒十三歲以上,都還有機會等到他回心轉意。ú贿^,十三歲以上的人,要等他自己省悟過來,再有接觸經典的機會,這時大體是四五十歲或七八十歲了。真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呀!)
如在國民小學中,由老師來教讀經幾乎沒有興趣不興趣的問題,只要老師有熱誠、有信心,就可以帶起來,所以在學校推廣是最容易的。可以全校讀,也可以班級各別讀?梢岳蒙钆c休息時間讀,也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讀,最好是每節上課鈴一打的五分鐘十分鐘,大家一面念、一面等其他小朋友進教室,也幫助教室的氣氛靜下來。一天念個三五十分鐘就差不多了。這樣利用零碎時間,不但不會增加工作壓力,反而可以收到讀經之樂。
以小學老師這樣優厚的條件而不教讀經,實在是很可惜的。但是還有些老師認為多了讀經教學,是一種額外的負擔,這其實是一種極大的誤會。級任老師若能每天利用二三十分鐘時間,把讀經當作國語的“補充教材”,則大概在施行半個學期之后,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力會較集中,記憶力也會增強,整體學習能力大為進步,不僅國語進步,連社會科學也進步,甚至對數學自然科的理解力也會提升。除此之外,在經典的薰陶下,兒童的氣質會有顯著的變化,性情較為穩定篤厚,較能友愛同學,體諒父母,尊重老師。有許多老師在班上教了讀經后,教學漸漸輕松。有些學校全體讀經后,訓育主任發覺學校問題漸漸減少。這些都是驗而有征的。吾人認為今后國中高中的校園問題,應該要在國小解決,方便有效的解決之道,即在全面推廣讀經,最好是將讀經課程納入體制,則許多老師的辛勞可以減免,而許多學校教育及社會文化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附):教室氣氛的營造:教室最好保持熱絡而不混亂,專注而不死板。兒童本來就是活潑的,而且是喜歡念書背書的,所以只要順勢利導,教室氣氛很容易保持良好狀況。不過還是須要提醒幾點,以供注意:
第一:是不可求好心切,要求程度整齊劃一。須知,全班只要有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通過要求就應該滿足了,要在前面帶那些跟上程度的而有成就感,不要在后面趕那些跟不上的而受挫折。跟不上的人只要跟在后面,多聽別人背幾遍,偶而也記得一些,就有大用了。教師沒有挫折感,是使讀經教學能維持下去的最大保障。若是家長教自己小孩.也不可太著急,一著急,就壞事了。
第二:是少責備而多鼓勵。須知此事難得,對有成就的學生,常加鼓舞,一直讓他維持在高峰上,他愈背愈快速,終可達至過目不忘的記憶能力。又須知此事并不緊急,對應付不良的學生也不必責備,說不定有一天他開竅了,就上路了。此種教育不同于數學,數學是基礎不懂,全盤烏有;讀經是隨時可提可放,只要等待,漸次上路,為時不晚。把教讀經,當作和兒童共同成長,以輕松好玩的態度來教,千萬不可開罵開打。
第三:寧安靜勿燥動、寧簡單勿繁瑣。有人以為“寓教于樂”才是適合兒童旳,其實未必,兒童也不一定永遠喜歡亂糟糟的情境,兒童有時也很喜歡平和安靜,讀經的氣氛,以稍帶安靜的悅樂為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