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05 15:23:47
在他們看來,似乎在學習中從來不提問的人,才是好學生;就是下了決心問同學和老師時,也是別人一講就懂,其實并沒真懂,只是怕別人說自己腦筋反應太慢。當然他們也就不會深入地追問,更不敢與人辯論了。
其實,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會有一定的深度,在請教別人時,別人不僅不會看不起自己,反而會另眼相待。從老師角度來講,學生有問題不敢問,就不知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什么問題,因此,也很難給以針對性的幫助。
可以這么說:敢于提出問題,敢于暴露自己的問題,并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什么叫會問呢?
首先,要在獨立鉆研的基礎上發問。敢問不等于依賴。有一位優秀生給自己規定了“五不問”:已學過的基礎知識未經復習不問,教科書或主要的參考書沒有看過不問,老師留的問題未經深入思考不問,找不到自己問題的關鍵不問,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問。
有時,有的學生去找老師請教問題,剛一問,就被老師“頂”了回來。原因很簡單,老師從他提出的問題就可以迅速地做出判斷:他一沒有認真看書,二沒有認真思考。因此老師先不回答,而是讓他自己先看書,自己去思考?梢哉f,沒有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是沒有資格提問的。
其次,在提問過程中,也要堅持獨立思考,自己提問只是要求別人稍加啟發,或點撥一下。盧嘉錫說:“學習中總難免有些問題自己搞不懂,就要請教別人,有什么疑難大家一起討論,各抒己見,互相啟發,也是一件樂事。不過還要提倡獨立思考。請教時不要把問題問透,請人在關鍵的地方點一下,然后自己思考,這樣費力些但收獲會大得多。”。
第三,要認真分析自己發生問題的原因,分析自己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的原因,還要分析別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高明之處。這樣做,可以使自己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提高,使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加強,從而使得以后提出的問題越來越有深度,有價值。
(二)要堅持獨立思考
有人談到學習的獨立性時說,小學階段是老師扶著走,中學階段是老師牽著走,大學階段是老師領著走。
這個看法說明了一點,在校學習期間,學習的獨立性是逐步加強的。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學習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獨立地去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獨立地去解決問題了。
因此,在校學習期間,特別要注意克服依賴性,堅持獨立思考,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獨立思考,經過自己付出的腦力勞動,獲得真知;也只有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能力才能迅速地發展起來。在學校學習期間,有老師的指導,同學的幫助,更應當大膽地進行獨立思考,因為想得不對的話,也比較容易得到及時糾正,如果長期依賴別人,只能使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天天退化。
堅持獨立思考,一旦學習上獲得了成功,就會進一步增強獨立思考的信心,使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三)要學點思維科學
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通過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思維形式、規律和方法已經有了一些科學的總結,由于思維的復雜性,這種總結盡管還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類社會極其寶貴的財富。繼承下這份財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早日納入科學的軌道,這會使中學生的學習發生質的飛躍,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應當學習哪些內容呢?
。1)思維的基本形式
對于一個中學生來講,應當了解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怎么形成的,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指的是什么,怎樣區分相近的概念,怎樣給概念下定義,概念和語言、符號的關系是什么等等;還應當了解什么叫判斷,判斷的分類是什么,如何應用等等;還應當了解什么叫推理,什么叫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不同類別的推理之間有什么異同,怎樣使推理科學嚴密等等。
。2)思維的規律
所謂思維規律指的是思維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此外還有辯證邏輯及辯證邏輯的思維規律,如對立統一思維規律、量變質變思維規律、否定之否定思維規律等。思維規律實質上是客觀規律在人腦中的反映,應當自覺地掌握它。
(3)思維的方法
主要指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分類、系統化、具體化、歸納、演繹等基本思維方法。
應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知識的運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思維方法指導著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思維方法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
思維形式、思維規律、思維方法,都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一個人只要在思維著,就離不開一定的思維形式、規律和方法,只是自己沒有自覺地意識到而已。因此,學點思維科學是很有必要的。
(四)要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
思維的形式、規律和方法總是在具體的思維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因此,也只有在具體的思維活動中才能把握它,使它成為有血有肉的具體的東西,而不是幾條抽象的規律或定義。
研究思維過程的途徑有三條:
。1)通過學習科學史來研究前人的思維過程,從中汲取營養,掌握思維的科學
在我們的課本中,前人尋找真理的曲折的思維過程被略去了,看到的只是通向成功的簡捷的思維過程,這對學習思維科學和發展思維能力有不利的一面,因為這不符合科學發展歷史的本來面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