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0 21:49:32
關系,說出計算式和解答結果。按照教師示實例,口頭訪編相似題材內容的應用題,進一步訪編不同題材內容的應用題,培養幼兒從生活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的初步抽象能力,看圖按算式口編應用題能力。訓練一式多題的口編應用題能力,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做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的過渡。
為了幫助學前兒童入學以后掃除學習新知識的障礙,較好地過渡和適應對小學數學的學習應給他們做好“搭橋”、“輔路”的工作。在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基礎上,略有提高,面向小學,突出銜接。
2、教法方面的銜接。幼兒園教學是直觀形象,動靜結合,玩中有學,寓教于樂。小學是直觀又形象,動靜結合,學中有玩,寓教于樂。學前班的教學方法,在幼兒園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針對小學課堂為主的實際情況,有意識減少幼兒園大班學前班教學活動中的游戲成分,使之逐漸轉換為以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并調整作息時間,適當地延長上課的時間,使之接近小學,并注重“兩個適應”能力的培養。
3、學法上的銜接。學習方法直接關系著學習的效率,幼兒園習慣的學習法難于適應小學數學學習新的要求。學前班幼兒是學樂結合,不留作業,不考試,兒童感到輕松愉快,而小學的學習方法,科目多、考試多、作業多,兒童很難適應小學學習新的要求,學習方法的銜接應著重促進幼兒發展,培養適應能力上下功夫,這樣才能使幼兒由“學會”變為“會學”,掌握學習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做到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
4、教學管理的銜接。(1)科學制定幼兒園大班學前班后期和小學一年級的初期的生活作息制度,實現幼兒園與小學之間時間和環境的平衡過渡,適當增大課時,數學由每周2節增加到每周3節,教學時間由每節30分鐘增加到每節35分鐘—40分鐘。(2)加強認識活動區、活動角的建設,使數學教育活動體現合理性。教師要精心思考和組織活動區數學環境布置,數學活動的進行。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兒童才能學習與發展相適應的有關經驗,兒童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訓練和發展。兒童的動作技能、情感和社會性才可能獲得相應的發展。(3)將數學教育滲透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滲透在兒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周圍環境中豐富多樣的材料和情景,利用各種教育活動中蘊含的數學因素,幫助兒童積累數學的感情經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