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0 21:27:18
缺。依據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從幼兒實際經驗出發,我對這份材料進行適當調整:在保留原有第一層次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第二層次,將數字標記改成點子數,先讓幼兒點數然后再送動物回家;第三層次根據號碼難度則比較高,這樣的調整既面向全體也關注個別,滿足了班里不同孩子的發展需求。
案例:誠誠今天做美食城里的蛋糕師傅。他先觀察示范中‘AB、AAB、ABC、ABA’四種不同的圖形排列,對于前兩種排列方式很快完成并且完全正確,但是‘ABC’模式開始有些猶豫。我發現誠誠的困惑后,請他按示范中的模式試著將后面的用口述排列。誠誠回答的很好,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多處發生錯漏,有些連自己也沒有發覺。在老師的指導下誠誠學習用口述的辦法檢驗自己的操作成果并及時糾正,將指定的示范排列圖形用框框圈出,經過幾次修改終于成功了。對于‘ABA’模式的排列練習則在下階段嘗試。可以看出,誠誠具有一定排列圖形的經驗,能夠看著指定的圖形排列用口述繼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手眼協調方面和空間想象能力還是有欠缺,加上缺乏自我檢驗的經驗,所以一時間無法準確判斷自己正確有否。教師的指導在這里就會起到關鍵作用,如何依據教學原則增強指導策略?如何根據現有掌握程度及時調整目標?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
2、戶外活動蘊含蘊含了大量的數教育素材,它是孩子數實踐的游樂園
例如:跳方格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辨認1-10以內的數字,區分單雙數,了解簡單的數序,初步感知空間方位中的前、后、左、右;大型玩具時通過攀、爬、鉆、滑等過程,引導幼兒理解空間方位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快速跑道中體驗速度、距離、時間等數、量的結合;器械玩具時可通過個別或小組等形式比較大小、多少、方位、重量等。
案例:操場上孩子們套著呼啦圈當起了馬路上的車,咦?“車”太多怎么進停車場呢?樂樂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號,從1到30排隊吧!”這下大家積極的響應,孩子們依據自己學號的數字大小開始排隊。“15號呢?”“22號呢?”大家一邊排一邊尋找缺失的數字朋友,相鄰數的概念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深化。接著孩子們又提出按照身高、體重、性別、年齡、服裝顏色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經驗進行分類和計數。在整個過程中幼兒感受到數的涵義,加深了對數的理解,體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的存在,獲得了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成功喜悅,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探索數奧秘的興趣,真正體現了數教育的價值。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數學來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作為幼兒園教師要立足于幼兒的生活實際,一方面學做有心人,善于抓住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契機,幫助幼兒積累數經驗,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把數學教育內容生活化、游戲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使孩子逐漸體會到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真正做到“生活中學數學”、快樂學數學”。只要真正領會了課改思想所引導的教育價值,認真解讀孩子的生命,那么,還有什么工作,能比培養一個新的生命更有意義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