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2-02 14:40:22
孩子開始運用數學的時候,數指頭是給很好的辦法,我認為數指頭絕對比記憶答案要好的多。
數指頭是真正把數字和實物的對應關系運用的非常好的方法,而且手指頭的5,10兩個數的理解和運用對于數學進借位的理解,時間的理解也非常的有幫助。
人類為什么要創造十進制,而非8進制,我認為就是與人有十個手指頭有關。
兒子4歲的時候加減法還沒怎么教,一個小朋友告訴我她媽媽怎么教他算數的,我可真是收獲大,就這樣教給兒子。分享給大家。
舉例3+2,教孩子先伸出3個手指頭,嘴里念三,加二就向上數2個數,手指頭跟著一起增加兩個,就是數3,4,5,結果就是5。理解了這個方法,我認為孩子加減運算基本過關了,所有的加減預算都可以基于這個方法。
用這個方法,孩子基本可以自己可以應付十以內的加減法,如果超過10,兩個手指頭歸零,繼續往上數就可以了。剛剛開始孩子會依賴手指頭,慢慢的熟練了就可以不借助手指頭二借助想象力。
等讀了小學,數學老師是會教孩子湊十法,十個指頭的運用完全就是湊十的理論基礎。
有了整數的概念,可教孩子,一個西瓜切開兩半,就是1/2,兩個一半加起來就是一個,讓孩子對分數由點基本理解。
另外,入學前,可以給孩子灌輸一些時間的概念,錢的概念,這兩個概念一年級下學期會系統學習,如果有實踐的經驗,相信學習會很容易。
個人感覺,父母如果有心,通過生活,游戲來幫助孩子建立以上的數學概念,即使不上珠心算,不上數學班,幼小銜接在數學方面不會吃力。而且在接觸更加抽象的數學概念的時候孩子也會很容易理解,比如負數,無窮大,無窮小。
我做過試驗,小朋友基于以上的數學基礎,簡單的講述了負數的含義以后,讓孩子自己運用方法就可以計算正負數的加減法。如果孩子沒有好的數學概念,而是死記硬背加減法,相對就比較難掌握負數的概念。
我家小朋友學前除了在家里,用日常的生活積累了這些數學概念,沒有做其他任何的準備,讀書以來數學雖然不是成績名列前茅,但是基本上不需要額外的輔導,考試經常有漏題,粗心得不到滿分,但是也還是很不錯的。學校里的頭腦風暴,會有一些動腦筋和奧數的題,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類似的形式,直接做成績也在中等偏上。
對于學前沒有專門外面學習過,讀書后不上補習班的孩子來說,做媽媽的,我已經很滿意了。
由于他都是自己應付數學,也不需要我們額外輔導,所以即使后續隨著年紀的增長,數學越來越難,他只要能夠自己應對,跟著老師走,也就ok了。
五、身體和運動協調能力的準備
關于這一點,看似與學習成績無關,其實關系很大,也需要父母在日常的孩子教養中留心培養孩子。
1、運動協調能力可以分成積累:
運動協調能力
主要包括跑,跳,爬,拍球,平衡等大肌肉協調能力,這些雖然與孩子的主課學習成績無關,但是對于孩子在學校里的綜合表現還是很有關系,大運動協調能力好的孩子也會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贏得更多的自信。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比較正規的幼兒園會給孩子很多體育鍛煉的機會,包括做操,拍球,投籃,跳繩,滑板車,好一點的學校還有游泳課。
個人建議入學前,應該讓孩子至少能夠完成如下運動項目:
a)至少能夠連續拍50個的球
b)至少能夠連續跳50個繩
c)能夠獨立跑200米
d)能夠學會其中一項包括:兩輪滑板車,兩輪自行車,輪滑
e)如果條件允許學會一種泳姿的游泳
f)羽毛球或者乒乓球能夠學會發球和接球,打得多好不需要,只要能夠發出球,接到一般性的球
g)兒童籃筐能夠投進藍
h)能夠跟隨老師學會一種操
i)男孩子能夠經常踢踢球
2、小肌肉協調能力,也就是手眼協調能力
這一項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就算智力發育再好,腦子再發達,如果手眼協調能力不好同樣很難再學習上有好的表現,考試卷子寫不完,卷面潦草,字跡難看,綜合成績會很受影響。
關于這部分第一章節已經寫過如何鍛煉,這里再補充幾種練習方法:
a)多讓孩子使用筷子,不要再喂飯
b)讓孩子自主系鞋帶,系紐扣,拉拉鏈,父母不能包辦
c)多做手工
e)包括使用剪刀,折紙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