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12-07-04 15:28:58
一、擇校最重要的是“學習氛圍”和“教師態度”
關于擇校,我覺得不要刻意去追求名校,學校的學習氛圍與教師友好的態度是擇校最應優先考慮的因素,而不是只關注名校與硬件。一個好媽媽,其實就是一所學校。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少家長為擇校東奔西走,不辭勞苦。這種家長大多是奔著名校的牌子去的。其實小學主要是孩子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的培養,習慣的培養主要依賴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所以說就孩子學習成長而言,小學階段的孩子上一流的小學與二流的小學差別并不大。如果家長愿意學習和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這比你孩子上任何名牌學校都要有價值,即使上三流的小學,你也可以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孩子。
適合孩子的就是好的,而不是名校就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在擇校時應優先考慮學校的學習氛圍與教師的態度,如果這所學校很重視對家長的教育和教師態度很友好,那么就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家校配合就會越融洽,這種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當然,不管孩子上多么好的學校,家長都絕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和放手不管,再忙也要擔當起自己教育的責任。一個好媽媽就是一所好學校。以為孩子上了好學校就可以獲得良好發展的家長,未來十有八九是焦頭爛額。父母才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根。
二、早上學還是晚上學要因人而異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法定年齡是9月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從孩子身心發展存在差異方面來講,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早入學好還是晚入學好,應從孩子生理與心理發育的程度來考慮。
有的孩子可能10月份或11月份出生的,但這孩子生理心理的發展都比同齡孩子好,那早一年入學就很合適。對于當今我們國家的中小學教育來說,少上一年學,就少受一年苦,孩子學習比我們大人工作還累還難啊!但如果你的孩子即使年滿6周歲,但身心發育都比同齡孩子晚,遲一年讓孩子讀書,那是利多弊少。如果與同齡孩子一起入讀會非常辛苦,甚至步步落后,這時最好的挽救措施就是“留級”,而不是“硬趕鴨子上架”。關于入學年齡,家長要從與孩子身心發展相適應來考慮,而不是僅看年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