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2 22:10:31
五.研究理論假設:
根據講述活動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需要,在講述活動中,我們會著重培養幼兒三方面的能力:
1.培養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能力。
2.培養幼兒獨立構思與清楚完整地表述的意識、情感和能力。
1)在集體場合自然大方地講話。
a.勇于在許多人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
b.樂于跟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積極地說話;
c.在集體面前說話不扭捏作態,不膽怯退縮;
d.用大于平時講話的音量和正常的語調、節奏在集體面前說話;
2)使用正確的語言內容和形式進行講述。
3)中心、有順序、有重點地講述。
3.培養幼兒掌握對語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調節技能:
1)增強對聽者特征的敏感性;
2)增強對語境變化的敏感性;
3)增強對聽者反饋的敏感性。
六.課題研究的組織思路與方法:
講述活動早已是我國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改革中,圍繞講述活動設計出現了不同的觀點爭論,我們力圖以新的教育觀念為基本指導思想,對原有的講述活動教學進行改造,棄其弊端,沿襲合理,改進講述。
活動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使其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在講述活動設計和組織的基本結構一般都會由四個步驟構成:
第一步驟:感知理解講述的對象。
講述活動的特點之一,是具有相對固定的講述對象即憑借物,因而在設計組織講述活動時,首先要幫助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感知理解講述對象,主要通過觀察的途徑進行。(1)依據講述類型的特點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敘事性講述,重點感知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順序以及人物在其中的作用。描述性講述,重點則在物體或人物的形象、狀態動作、特征以及像什么,等等。(2)依據憑借物的特點感知理解講述對象。講述活動中的憑借物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平面畫,有的是立體固定物,還有的是移動操作材料。在指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時,應抓住這類講述對象的特點去組織觀察活動過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