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2 22:10:31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只有能準確表達各種意思的有聲語言,才是人們最簡便、準確、迅速的交際工具。當孩子們學會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愿望時,他們和周圍人的交往就完全進入了一個新境界,彼此之間的溝通就變成極為容易的事。能用清楚的語言表達情感的孩子,總是受到周圍人的歡迎,受到成人與同伴的喜愛,使其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語言可以調節幼兒的行為,成人用語言肯定或否定他們的行為時,就逐漸使他們掌握自我評價的標準。同時,它能還鍛煉幼兒的意志。學前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語言(語音發展、詞匯、句法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最為關鍵的時期。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可以為學習書面語言打好基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過程。
語言教育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也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最終目的。而培養說的能力又是發展幼兒口語的基本內容,它包括對話能力和講述能力兩方面的要求。根據中、大班幼兒的言語發展水平,確定了中、大班幼兒在有良好傾聽的習慣和能按照問題進行正確回答的能力之后,應著重培養他們獨白語言的能力。
講述活動被教育家們確定為培養鍛煉幼兒獨白語言的特別途徑,它有別于其他各類語言教育活動,有它存在的獨特價值。講述活動,是指發展幼兒獨白言語的形式。獨白言語是比談話更為復雜、周密的一種口頭語言的表達形式。它的特點是要用比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講述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使聽講的人都能明白講述內容。這項活動以促進幼兒語言表述行為的發展為主,要求幼兒積極參與命題性質的講述實踐,幫助幼兒逐步獲得獨立構思和表達的語言經驗。我國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重視兒童語言運用的要求。《綱要》強調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認為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是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幼兒發展的現實來看,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幼兒的主體性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傳統的教育過多的定位在支持傳授,僅僅定位在傳遞中,幼兒主體性很難得到培養和發展,不可能培養出具有主體性的人。21世紀的幼兒教育,提出了幼兒主體性教育的必要性。同時,從心理學發展來講,主體性是幼兒期其本能萌發的時期,幼兒主體性具有發展潛能大、萌發性的特點,為實施幼兒主體性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幼兒主體性教育根據素質教育要求,遵循幼兒主體性的特點,應是有利于挖掘、啟迪、維護幼兒主體性的、促進幼兒素質主動和諧、生動活潑,全面發展教育。
主動學習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完整過程。幼兒真正主動的學習包括直接的操作物體;在活動中思考;內在的動機、需要和問題的解決。簡而言之,主動學習就是兒童在內在興趣需要的基礎上,探索環境,開展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這里,主動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能力,而且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種現代社會需要的一種基本素質。由于主動學習的人只能在主動學習中培養,所以,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應特別關注教育過程,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作為努力的方面。
二.問題的提出:
在查閱大量的相關的資料時我們發現:國內幼教領域,在幼兒主體性發展方面已經有了非常深入和廣泛的研究,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的課題經驗,但大都多以早期閱讀、語言游戲或課程模式、教師影響類的居多。結合我園教學現狀,我們通過認真反思,發現各科教學在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會說的語言環境方面還做的很不夠,幼兒在各項教育活動中表現出語言表述的不完整、詞匯貧乏等,是我們急待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語言學習是幼兒一切活動的基礎,那么,創設怎樣的教育環境,更有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怎樣培養幼兒用恰當、連貫、完整的語句表述自己的所見所想呢?根據語言環境的要求,如何運用正規的語言風格說話?總結前人經驗,分析中二、大二班幼兒語言的基礎、發展特點,結合兩個班教師的自身特點,我們將課題的方向定位為:《在幼兒講述活動中,利用操作玩教具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我們提出此項研究課題的原由是:
首先,我們通過大量的查閱相關幼兒主體性課題的研究,發現我們的教育同行們已經進行了大量關于主體性課程模式、早期閱讀、語言游戲等方面的研究,而以講述活動為切入點的研究較少,我們的課題應避開已有的經驗結果,去做他人沒有的嘗試,積累屬于我們自己的經驗成果和具有可操作性強的系統資料。幼兒園的講述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教育活動。在這類活動中,利用多種多樣的奇趣、大而鮮艷的操作材料,很可能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主體性。
其次,中二、大二班的四位老師能夠對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要性有一致地認識,在其中又有三位老師,參與過教研組園級課題的研究操作過程。由此而說,我們在這一次新一輪的課題研究當中,會通過上一次的經驗積累和“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教研途徑,更好的做好此次教研研究。
在幼兒的基礎發展方面,大二班的幼兒在中班時期已經被教研組教師確定為口語運用能力的課題研究的實驗班,進行了一年的實驗研究與發展培養。孩子們能夠有在仔細觀察后表達講述的習慣;能較好地理解圖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順序,能按一定的順序講述實物、圖片和情景的內容;能積極主動、大方自然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聲音響亮,句式完整。而中二班老師也參與過半年的園級課題的教研活動,對于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在調入小班后,就很重視培養幼兒語言方面的能力。到目前為止,中二班的孩子們已經具備了語言講述的基礎,他們有較好地傾聽能力,喜歡與同伴交談,愿意在集體面前講話,能注意到語言的完整性,能有意識的積累一些“好聽”的詞。更重要的是,中班幼兒正處于語言的敏感期。
家長方面,兩個班也比較接近。整體來說家長們的自身素質較好,對孩子的語言學習都很關注,在家中能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能與孩子一起復述已熟悉的故事,能注意到本班語言近期的培養重點目標,與班級老師同步培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