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21:37:37
角色游戲的過程是創造、想象的過程,游戲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運用創造性設想。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對于成品玩具或教師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為此,我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將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紙、泡沫塑料、海綿塊、彩帶、小竹棍、各種小畫圖、橡皮泥等分放在活動室,鼓勵幼兒動手尋找、制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膽想象、創新。當幼兒在使用、制作替代物時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及時參與,幫助幼兒巧妙使用替代物。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盡的,他們可以將洗凈的各種飲料瓶想象成話筒、花瓶、手榴彈等。教師應啟發幼兒積極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兒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種替代物有多種用法,替代物的巧妙運用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有效措施。
2、通過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積極的活動離不開教師及時、恰到好處的指導,而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更能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在教育的范疇里,游戲意味著教育的要求與幼兒的意愿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戲中無疑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主導。而不應該讓“主體”成了表演的工具,“主導”變成了“主宰”,教師想好主題、定好情節,幼兒只是按規定去表演,整個過程中,教師的干擾太多,幼兒難有發揮的余地。當幼兒自發進行有主題、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時,教師不妨“靜觀其變”,不要任意打斷、介入,就讓幼兒的游戲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生、發展、結束。因為,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他的創新意識極易被某件小事物啟發而生。
②創設情境啟發幼兒想象。游戲情境指角色游戲進行的物質環境狀況與心理氣氛,它包括人和物這兩大因素。游戲的主題只規定了情境的總趨勢,情境的具體細節是受游戲開展的時間、空間及游戲者個體特點的影響的。在角色游戲中,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正確地分析和利用這些因素,恰當地控制這些因素,從而在指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創設出可以啟發幼兒想象的情境。例如:在設計游戲時,應力求避免設計出類似“機器人服務員”之類的角色,讓幼兒單調枯燥地重復某一動作。如:在玩“醫院”游戲時,教師可以設計有個受重傷但沒帶錢的病人來看病。根據情境讓幼兒在不違反醫院規定的前提下想出可行的辦法。幼兒在情境中自然很容易受感染。如:給情節單調的“娃娃家”打電話,告知“舅舅”請全家人外出吃“麥當勞”或看電影。但切記:教師在幼兒游戲前應盡量少講,“講”的時間多了,“動”的時間就少了,講的規則多了,幼兒自由發揮的余地就少了,客觀上限制了幼兒的想象。
③對幼兒游戲進行合理的指導。角色游戲的指導方式可分為外指導和內指導兩種。外指導是指教師以教育者的身份對幼兒的具體游戲行為進行現場直接指導。它容易產生以成人的意志代替幼兒意愿的現象,抑制幼兒能動性的發揮。外指導一般用于游戲開始和結束時、游戲中出現危險情景時、幼兒在游戲中出現了不良的行為問題時、游戲中幼兒向教師求助時。例如:在“醫院”游戲中,教師發現有的“病人”沒有掛號就去看“醫生”,就告訴他們“看病應先掛號”,這種指導方式往往會中斷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內指導是指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伙伴,和幼兒共同處于游戲情景中的指導。內指導不是直白地傳遞教育意圖,更符合角色游戲的特征和幼兒的意愿,能充分體現教育者對幼兒的尊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師的影響。例如:教師發現有的幼兒將“娃娃”夾在腋下,或將頭朝下抱著,就裝作聽到了“娃娃”的哭聲,啟發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自行糾正。再如:在玩“小超市”游戲時,當“小超市”里的飲料被“顧客”買完時,教師就扮演“廢品收購員”,將“顧客”手里的飲料罐收回,進行加工制作成“小超市”里所需要的飲料,“小超市”的生意就又興隆起來了,這就是指導性介入。這些介入都能對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有所幫助。另外,教師可以以內指導的形式,設置疑難情景,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創造力,主動克服困難。教師在游戲中以角色身份提出問題,能使幼兒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如:教師故意以顧客的身份到“菜場”里買缺貨的“海帶”,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尋找合適的材料(如布條或紙條)來替代或制作。
④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游戲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出現問題時,教師不應急于處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幼兒,而是應該尊重他們,啟發他們妥善解決問題。游戲中幼兒有時出現爭當角色的現象,除了啟發他們謙讓協調解決外,還應注意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次,膽小的豆豆一心想當“攝影師”,被小朋友分配扮演沖洗照片的角色,他嘴里不說,心里可不高興了,哭了起來。我便指著墻上貼的照片問小朋友:“這些照片是誰幫我們照的?”他們說是照相館的叔叔來幼兒園幫我們照的。我說:“豆豆以前沒有當過‘攝影師’,今天他也想當‘攝影師’,怎么辦呢?”小朋友就想到給他一部“照相機”,讓他外出攝影,當豆豆接過“照相機”時,就轉哭為笑了,在游戲中表現得很積極,這樣在我的啟發下,培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創新,可以讓幼兒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的,充分體驗創新的樂趣。例如:在玩:“水果市場”的游戲時,“攤主”大聲喊著:“快來買喲,有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綠綠的大西瓜喲。”我見沒幾個“顧客”去買,便去問“攤主”:“怎么只有這些大家都已經吃膩了的水果呢?”我讓他去想想、去問問“顧客”想吃什么樣的水果。只見過了一會兒,他便把橡皮泥制成的紅蘋果、黃梨、綠西瓜揉成一團重新捏了捏,又叫賣起來:“快來嘗呀,最新品種:彩色多味水果喲。既有蘋果味,又有梨味,還有西瓜味喲。”果然,“顧客”紛紛搶購了他的新產品。
3、通過教師積極的評價,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幼兒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教師不恰當的評價會使所被評價的幼兒對自己產生不良評價,從而影響其行為和以后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幼兒進行正確、積極的評價,正確使用評價語言。例如:在一次游戲中,一個小朋友把“娃娃家”的床和桌子搬來搬去,弄得整個“娃娃家”都亂七八糟時,作為教師是否該批評他的作法呢?我的作法是:首先去問清他是想干什么。當我得知他是想重新設計“家”的樣子時,便鼓勵他并幫助他設計了一個“新家”。看著他滿意的笑容,我想我的作法是對的。
在21世紀,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多變的世界挑戰,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有可能使我們的幼兒成長為生活的強者,成為自己的未來和人類美好的明天的創造者。我們應該抓住幼兒期這一黃金時期,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積極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