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21:37:37
(一)問題的提出:
1、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
2、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
3、近年來,我園在開展幼兒角色游戲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園專門成立了角色游戲教研組,圍繞“如何開展角色游戲,加強游戲中的指導”、“如何組織各年齡段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等方面的問題做了專題研討,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具體表現在:①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師們充分認識到了角色游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了角色游戲的正常開展。教師能積極地為幼兒提供較為豐富、適合的游戲材料;能適時地以游戲者的身份進入游戲觀察、指導。②游戲中尊重幼兒,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參加游戲,游戲中表現出愉快的情緒,有一定的角色意識,遵守游戲規則,能正確使用材料,游戲中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但是,目前我園角色游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缺乏創新意識。對此,我們確立了:“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研究”這一研究課題。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尋找有關的理論文章,通過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并有經驗借鑒。
2、觀察法:在游戲中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做出記錄和分析。
3、經驗總結法: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和所積累的經驗,加以論證并總結研究成果。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幼兒以一物代一物,能脫離真實情景和物體的直接信號刺激,進入假設想象的世界,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良好途徑。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但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
一、目前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
2、游戲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
3、教師的指導缺乏啟發性。
4、教師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創新性行為。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
1、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還缺乏創新意識。
2、游戲的材料多是成品材料,缺少半成品材料,缺少讓幼兒創新的余地。
3、教師對幼兒的創新意識缺乏足夠的認識。
三、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1、通過參與制作游戲材料,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著名的教授楊振寧曾指出:“中國的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因此,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動手制作游戲材料。比如:新開設的“服裝店”缺少各式服裝。于是,我便帶領幼兒一起動手制作服裝。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首先出謀劃策想出了服裝店需要些什么類型的服裝。例如:連衣裙、背帶褲等;然后,每個幼兒都自己設計了各種漂亮的款式和美麗的圖案。因為服裝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他們對這次活動都很投入;接著,我們一起分工合作,從畫、折、剪、貼等幼兒都積極參與并達到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后,當一套套形象各異、色彩鮮艷的服裝掛進“服裝店”之后深深受到了廣大“顧客”的喜愛。指導幼兒為自己的游戲設計、創作簡易玩具,有利于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另外,通過動手實踐,可以使思維和想象變為現實,從而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創新的樂趣。在制作過程中,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的創新能力逐漸發展,創新意識更加強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