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7 19:07:57
2007年3月上旬,一則令人觸目驚心的消息被國內多家媒體曝光,有的觀點甚至是“維生素補品不僅不利于健康,還會導致死亡率上升”。文章的導語處還赫然寫著“丹麥的最新研究警告”以及“該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等字樣。在震撼和驚恐之余,我們的腦子里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真的是這樣嗎?
維生素補充劑對寶寶有害嗎
2007年5月14日,本刊記者應邀參加了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專門在京召開的《如何科學看待營養素補充劑》媒體論壇會和學術研討會。至此,沸沸揚揚2個月之久的“維生素事件”終于有了明確的說法——
深度訪談
該項研究存在明顯漏洞
蔭士安: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父母必讀》:請您先簡要介紹一下該項研究的主要內容。
蔭士安: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該項研究的題目叫做《抗氧化補充劑在一級和二級預防的隨機研究中的死亡率》。研究者在通過對2005年10月之前出版的385份出版物中涉及成人補充抗氧化維生素補充劑(這里包括β-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和硒)的69項對照實驗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用抗氧化維生素補充劑不能降低死亡率,而且β-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E還可能增加死亡的危險性,而維生素C和硒對死亡的潛在作用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父母必讀》:這個研究結論在媒體發表后,國內專家有很多反對意見,能否談一下反對者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蔭士安:這樣的研究結果不僅顯得有點兒突兀,而且實驗設計上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局限性表現在以下幾點:
1.這項研究是以高齡(年齡范圍在42~86歲,平均61.3歲)、患有多種疾病的患者(其中2/3的病例為病情較重的患者,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癌癥、腎病、風濕病等)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
2.大多數入選實驗所補充的β-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E的量均超過營養素的推薦攝入量或適宜攝入量(達到藥理劑量),僅硒是在適宜攝入量范圍內(安全劑量)。
3.在大多數均為非正常人群的情況下,該項研究并沒有對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那么,由此得出的“采用β-胡蘿卜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E治療可能增加死亡率”的結論不足以令人信服,尤其不適用于健康群體和中國人群目前的營養現狀。
《父母必讀》:您曾經對長期給兒童補充復合維生素對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影響進行過跟蹤研究,研究結果是怎樣的?
蔭士安:我們曾經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各選擇1萬名5~9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男女各一半,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補充組,另一組為空白對照組,實驗周期為12周。每天上午課間由班主任老師組織集體服用復合維生素咀嚼片,節假日由衛生老師分裝給學生帶回家,在家長監督下服用,每日服藥后作好記錄。對個別拒絕服用或出現不良反應者停止服用。
通過對照研究我們發現:現在的兒童,挑食、偏食的現象比較多,孩子們食用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能的食品也占很大比例,非常容易出現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再加上現在兒童在校及幼兒園期間,戶外活動普遍較少,維生素D的營養狀況比較差。科學、合理地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確實能夠改善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以及多種維生素的營養狀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