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6 10:34:04
蒙臺梭利教學法
蒙臺梭利教學法學習心得
一、蒙臺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學前教育之父:福祿倍爾,創辦幼稚園。
學前教育之母:蒙臺梭利,1907年創辦兒童之家。
二、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需要。
“一切從兒童出發”的教育理念,這是蒙氏教育和我園現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從觀察兒童和研究兒童及家庭環境”入手,同時“以兒童和家長的忠實朋友”身份出現在孩子面前,熱愛他們,關心他們。一切以兒童的生活實際需要和興趣出發,設計出適合孩子的環境,根據有效的科學程序,配合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發明了實用有效并且聞名遐邇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養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及兒童的意志品質和獨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強調教育過程中幼兒的主體性,這也是我園現正實行的“瑞吉歐”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兒童自我需要和價值,促進兒童個性和諧發展,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和充分發展。”
三、以“體、智、德、美、勞”為核心的教育內容。
蒙氏的教育內容與現行幼兒教育內容雖然在內容的劃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內容卻是緊緊圍繞體、智、德、美、勞這幾個方面的。
相對來說,蒙氏教育活動的內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慮到兒童的需要。比如區域的設置,蒙氏和傳統活動區域都有語言、科學文化、計算、美工、閱讀等區域。但蒙氏最有特點的是生活和感官區域。生活區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學內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抓、舀、插、倒、吸、撈、夾、剪、切、開鎖、篩、穿孔、編織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動作,都在蒙氏生活區找到相應的教具。蒙氏說,生活、感官是學習的基礎,是進入學習的基礎階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記得在我園學期初的計劃中,張園長就提到讓幼兒自理自立,并提出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三個階段,我想,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結合的。
蒙氏教具最有特點的是感官教育和數學教育,感官教育內容包括視、聽、嘗、嗅、觸、辨別實體、音樂訓練等。數學內容包括理解1-10的量與數,認識數量和數字,10以內加減,十進位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等。
四、教學形式:
蒙氏的教學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現,同時和我們的教學形式一樣,有團體、小組、和個人的獨立活動。蒙氏還有一種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園也存在,那就是混齡教學。
五、蒙氏教育法怎樣與我園的“瑞吉歐”教育法相結合。
雖然我現在沒有組織過方案教學(北京叫做項目工程),但從日常聽到老師們討論的和觀看一些觀摩教學活動中,以及張園長發放的資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問過一些老師,在方案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什么問題是最難解決的。我想,最難解決的是孩子有興趣的課題(內容),老師怎樣延伸到各個領域,用什么樣的方法激發孩子在活動中保持孩子的興趣。這在蒙氏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運用。如:“花”的活動。蒙氏教學是這樣滲透的:
1、尋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葉、花瓣、花蕊等。
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鑲嵌板。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