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3 10:43:59
五、從兒童心里需要的角度,培養其自立的幾種方式
心理學認為,人活動的積極性,最根本的源泉是需要,需要是人對自身內部的或外部的要求的反映。人渴了喝水的需要,它激勵人們去耕種、飼養、除物質需要外,人還有文化,精神需要等等。因此,我根據幼兒需要的特點,運用活動與教學去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
1、游戲的需要——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生活自理。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們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既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幼兒生活處理歌》將幼兒一日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編成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兒歌,形象具體、富有情趣,幼兒通過表演這首兒歌的游戲幼兒在一定的情境中感知道理,加深記憶和理解,從而進行了處理能力訓練。
2、實踐的需要——讓幼兒動手操作,學會生活自理情感。
幼兒好動、好奇、好模仿的特性,使他們產生要親自實踐的需要,我們要很好地利用這種需要,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學會生活處理。在手工角里,我為幼兒準備了毛巾、手絹、頭梳、牙刷、拉鏈、按扣、五顏六色的帶子(系鞋帶、打頭結、打領帶),娃娃的衣服、鞋帽、動物趣味包等,使幼兒來園后在自由的操作中享受實踐的樂趣,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
3、好勝的需要——讓幼兒在競爭中提高自理能力。
幼兒具有好勝心強的特點。榜樣是最直觀的典型形象。同伴間的榜樣讓幼兒感到親切,富有感染力,他們既有羨慕榜樣、學習榜樣的欲望,又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的榜樣而感到光榮和自豪。因此,通過競賽活動樹立榜樣,能有效地提高幼兒自理能力。
4、自我表現的需要——讓幼兒輪渡做值日生,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每人幼兒都有自我表現欲,輪流做值日生,既可使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滿足幼兒的表現欲。人又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孩子當值日生,感到非常光榮、高興和自信,他們很早就來幼兒園,填畫天氣情況、抹桌椅、整理玩具、照料小動物、管理自然角、澆花等。如在分點心時,值日生還常把大的、好的讓給別人,自己拿最小的,值日活動不公提高了幼兒的服務能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5、被表揚的需要——加強家園聯系,使之持之以恒,鞏固好的行為。
幼兒的學習或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夸獎,因為幼兒喜歡表揚,表揚能激起幼兒內心喜悅的情感,并產生一種新的積極向上的動力,而表現出更強的行為欲望,使之繼續得到表揚。他們既需要老師的表揚,也需要家長的表揚,和同伴的贊許。比如通過“每月家園聯系冊”、“一周寶寶日記卡”加強家園聯系,協調一致,以表揚鼓勵為主,強化幼兒行為習慣的管理,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經過實踐,我認為:只要根據幼兒的心理需要,利用其可塑性強、興趣廣的特點,采用各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對提高幼兒生活獨立性方面是有很好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