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3 10:16:02
農村幼兒心理教育初探
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國家對幼兒教育的投入持續增加,農村幼兒入園率逐步攀升,但是農村幼兒教育具有與城鎮幼教工作不同的特點,尤其是農村幼兒心理教育要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下面我以黃梅縣大河鎮第一中心幼兒園的工作實踐為例,對農村幼兒心理教育工作進行一些初淺探討。
一、基本情況
黃梅縣大河鎮第一中心幼兒園創辦于2010年9月,現設有6個班級,其中小班1個、中班2個、大班3個,現有幼兒286名,其中男生190人、女生96人。學生主要來源于大河鎮的16個村,其中山區村幼兒179人、平原村幼兒107人,由家長接送的幼兒202人、家長包車接送的幼兒84人,留守幼兒189人、非留守幼兒97人。幼兒及其家庭普遍具有以下特點:
(一)幼兒家庭經濟收入普遍偏低
據統計,2011年底,我園山區村幼兒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為3847元,平原村幼兒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為4659元。農村幼兒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只有黃梅縣城鎮幼兒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的一半左右,山區村幼兒家庭普遍比較貧困。據了解,絕大部分幼兒除了一日三餐的基本飲食能夠得到保證外,很少喝牛奶,吃到餅干等零食,與城鎮幼兒挑食者多、厭食者眾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農村幼兒往往對一顆糖果、一塊餅干、一瓶酸奶、一個水果非常珍惜,不愿意把自己的東西與同伴分享,更容易為這些東西發生爭搶。
(二)幼兒監護人受教育程度低
據統計,286名幼兒日常固定監護人中文盲人數為159人,小學文化83人,初中文化44人。文盲率達到55.7%,占全園幼兒家庭的一半以上,監護人除了按農村傳統的幼兒教育方法教導幼兒外,還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很難形成家園互動,共同引導、教育幼兒的氛圍。同時由于自身知識的局限性,監護人對幼師提出了更多教孩子讀書識字的要求,對幼兒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基本沒有認識,農村幼師承擔的幼兒心理教育工作任務更重。
(三)幼兒入園路程普遍較遠
幼兒分布在大河鎮的16個村,居住分散,離幼兒園普遍較遠。據初步統計,由家長接送的幼兒入園單程時間平均為半個小時左右,家長包車接送的幼兒從出發至入園平均時間為一個小時左右。比黃梅縣城鎮幼兒的入園行程增加了一至四倍,在相同的情況下,農村幼兒需要提前將近一個小時起床才保證準時入園學習,比城鎮幼兒的求學路更加漫長和辛苦。
根據園內山區村幼兒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幼兒多、入園路程遠的特點,考慮特殊的家庭環境、父母常年不在身邊、親情缺失對幼兒心理的影響,我們對農村幼兒給予特殊的呵護,有針對性地開展幼兒心理教育,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