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2 10:09:27
(二)墻面布置的教育性和互動性
主題墻飾是教師普遍關注的環境內容之一,因為墻面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價值體現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展示、對話、教育”的功能。墻面布置影響著幼兒的學習過程與結果,具有發展和延伸的空間。因此,墻面主題環境的創設應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墻面環境創設中與環境、教師、同伴、家長之間產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互動,從而實現思維的碰撞、行為的互通、信息的傳遞及情感的交流,最終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教師往往通過主題資料收集、幼兒實踐記錄、教師展示等方式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墻面環境的內容及表現手法,拓寬了教師和幼兒的學習視野。幼兒、教師、家長借助主題墻這一平臺,達到共同探索、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目的。幼兒園和雅環境的創設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的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手工勞動,更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趨勢,而是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盡力為幼兒創設富于變化、利于互動、便于交往、樂于體驗的環境氛圍。如在大班“快樂寶貝合唱團”主題活動中,教師搜集了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各種照片:“今天我領唱”版塊中,每個幼兒制作了自畫像;“好記的歌詞”板塊中,教師讓幼兒將近段時間學唱的歌曲改編成圖文結合的表現形式;“音樂連連看”版塊中增加了拍號、音樂記號等樂理知識;“我喜歡聽的歌”板塊中,教師發動幼兒寫上自己喜歡聽的歌曲名等。這些互動版塊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幼兒音樂、美術、社會教育等多個領域的結合,豐富的表現形式也十分有助于促進幼兒多種經驗的獲得,使墻飾成為幼兒之間、師幼之間交流和溝通的紐帶,以及幼兒表達與分享經驗的平臺。墻面作為一個可變性非常強的載體,它與主題課程的有機結合,使墻面環境密切配合每一主題活動的脈絡有序展開。
此外,幼兒園可在公共走廊中利用固定的大面積墻飾,采用動態布置的方式,創造奇特鮮艷的“讀畫墻”、表達情緒的“心情墻”、探究解答的“問題墻”等互動墻,實現環境創設中質的轉變,即變靜態環境為流動環境,變單一環境為整合環境,變局部環境為宏觀環境,變物質環境為心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與墻面的“對話”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齊麗英.關于幼兒綜合素質發展的教育與研究[EB/OL].http://www.studa.net/xueke/100730/15324124.html.,2011-7-12.
[2]幼兒園環境創設與教育[EB/OL].http://res.hersp.com/content/1789414.,2011—7—12.
[3]倪敏.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265.
[4]何艷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實踐與探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O:4.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