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22 09:22:12
而對于我們幼兒園,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了工作:
(一)賦予“操場”新的概念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幼兒園應該像魯迅先生的“百草屋”?稍谌藗儌鹘y(tǒng)的概念里“戶外環(huán)境”就是一個“操場”,但我認為作為幼兒園的“操場”應具有以下功能:
1.是大型集會活動的場所。
2.適合全園幼兒運動、游戲的樂園。
3.是觀察自然生命、四季更替的濃縮花園。
4.是教室場地的一個延伸。
5.是課程生成的一個活教材。
(二)圍繞理念“變廢為寶”打造環(huán)境
在山野之中我們提出“向大自然要材料”的環(huán)境打造口號,運用本真的理念,拒絕虛浮、因地制宜,對修建時保留的木頭、老水井、卵石等資源材料進行二次利用。
水環(huán)境:古人云“水乃生命之源。”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我們做到——水乃課程之源。兩口老水井,古樸、自然,水如何為教育所用,結合科學的知識,水風車、水井轱轆、手壓水井、疊水池、循環(huán)水、工具引水等多種水的運用。幼兒在探索玩水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取水、水的流動、水的變化、水的沉浮有了更直觀的生活體驗。
木環(huán)境:變廢更體現(xiàn)在我園對木頭的再次利用。木頭加工的鱷魚、大象等簡易“火車”;種上吊蘭的木花槽;角落里枯樹根上長出的蘑菇、木耳;大小木樁變成區(qū)角的餐桌、凳子、涂鴉磨具;香樟木加工成戶外區(qū)域標志牌、吉祥小兔等。木頭的再次利用,讓園內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靈動的氣息。
石環(huán)境:石頭是幼兒的玩具也是幼兒的學習材料。將大自然饋贈的石頭運用于幼兒園是曙光幼兒園的一大特點。藏在幼兒園每一個角落里的卵石是幼兒們的畫作;閑置空地的備色雨花石、瓜米石、磨盤石、碎石鋪就成為幼兒探索的感知區(qū);珊瑚樹下幼兒們散步、休憩時擺弄圖案的石頭區(qū);石缸子組合的循環(huán)水;各種石材、形狀的水槽系列兼具了實用性、藝術性、可變性、教育性等特點,玩耍中的學習、無意中的感知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