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5:29:56
1.自己能說的自己說
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眼睛、解放學生的嘴巴”,意思就是孩子能想的自己想,能做的自己做,善于觀察,能說的讓他自己說。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包括說話,如在他人面前代孩子說,話說到一半父母就代孩子把話說完,對孩子的照顧過分周到,往往從一個眼神就知道孩子想要干什么,立即為其準備好了一切等等。殊不知這樣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練習表達的寶貴機會,長此以往,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在一日生活中,幼兒隨時有表達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與人交往的需求,我們應該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需所求。讓幼兒在討論中學會聽與說,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使他人能理解和接受,在聊天中學會使用問候性語言、敘述性語言、描述性語言,感受說的樂趣,鼓勵幼兒大膽說,即使說錯了也沒關系。
2.有效傾聽模仿說
莫里斯說過:“要做一個善于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別人講話。”傾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言語活動,也是幼兒接觸社會、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兒語言的發展需要在模仿中習得,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傾聽時要做到專心、耐心、安靜,在傾聽中學習語言、模仿語言,提高自身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我們要給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傾聽環境,如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我們就讓幼兒多看一些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圖畫故事,并一頁一頁講給他們聽,讓幼兒邊看邊聽。還可以讓幼兒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的錄音,當有聲有色、抑揚頓挫的話語伴著美妙動聽的音樂,將幼兒帶進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宮殿時,他們會忘卻自我,樂在其中,一遍遍地聆聽。故事講完后再請他們回答問題,鞏固故事內容,模仿講述優美精彩的語句。優美的文學作品能激發幼兒說的愿望,幼兒通過模仿可習得豐富的詞匯、規范的語言表達。
3.閱讀講述練習說
閱讀講述能使幼兒擴大書面詞匯量,掌握豐富的文學語言的表達方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閱讀的形式有多種,主要有集體、分組、個別閱讀。我們會挑選一些優秀的經典的文學作品,通過集體閱讀來幫助幼兒理解。如故事《小貓釣魚》,我們引導幼兒逐頁觀察畫面,并以有序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容,把握故事結構,懂得故事的內在規律,知道故事是按“人物、地點、事件、結果”的順序來發展的,使幼兒的講述更富有條理性。作為課堂活動的延伸,我們在語言區里投放了大量圖片,讓幼兒合作或獨立講述小貓第二次釣魚的故事。我們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依照原有的語言句式,積極創編故事。有了前期的故事線索、句式鋪墊,通過擺擺、講講、演演,幼兒學得輕松,講述得也更完整、清晰了。
語言是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時時刻刻都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時機,我們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語言信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