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6:33:20
教師對材料使用的指導還特別關注游戲服飾是否穿戴以及是否穿戴整齊。游戲服飾是游戲角色的外在象征,它能讓幼兒體驗到角色的歸屬感,讓幼兒感覺到自己就是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可以促進幼兒長時間地扮演這個角色。但是,服飾僅僅是角色的外在表征,并不能取代幼兒在游戲中的角色體驗。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及能力的增強,有些幼兒往往并不在意是不是有游戲服飾。因此,當幼兒不想穿戴某種服飾時,教師不應當強迫幼兒必須穿戴服飾才能玩游戲。而對于游戲服飾是否應當穿戴整齊這一問題,我們觀察發現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都會不自覺地幫助幼兒把服裝穿好,提醒幼兒穿戴整齊。但有些教師中斷幼兒的游戲,只是讓幼兒穿好服裝的行為則是不可取的,如下面案例3所呈現的。
案例5:教師到“醫院”,發現“醫院”的幼兒衣服沒有穿戴整齊。教師說:“現在衣服穿得最整齊的是誰?東東,檢查你的扣子啊,如果歪了就不整齊了。笑笑,你要檢查你的領子。”東東放下手上的聽診器,把醫生衣服的扣子努力地扣好,笑笑把豎起來的領子翻好。教師看到男孩在扣扣子的時候總是沒把扣子對整齊,對男孩說:“順著摸,檢查看看對不對了!”教師又說:“其他人也檢查一下自己的衣服穿好沒有!”“醫院”的幾名幼兒只好停下手上的活動,將衣服都穿好。
在案例3的角色游戲指導中,教師以現實生活為藍本,將自己掌握的日常生活經驗無條件地灌輸給幼兒,忽略了幼兒自身對生活的體驗,忽略幼兒與游戲材料所進行的創造互動。久而久之,幼兒除了被動地復制現實生活,沒有自己對材料的直接感知,根本不可能產生游戲的愉悅。因此,要想幼兒進行真正的游戲,教師就要思考游戲材料賦予幼兒的真正意義,以富有成效地促進幼兒投入地游戲。
二,教師正確指導幼兒使用游戲材料的關鍵結合以上一些教師指導幼兒使用游戲材料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改進。
1.抓住指導幼兒使用材料的重點游戲材料的指導不是強調材料擺放的整齊度或者材料使用的秩序感,而是幼兒對材料的創造性“把玩”。真正的游戲不怕“亂”,教師關注的秩序感反而無形之中給予幼兒壓力,讓幼兒害怕自己的“搗亂”把玩具弄壞,害怕自己的“玩鬧”把教室弄亂。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要經常肯定幼兒對材料的離奇想象,若非幼兒求助,盡量減少自身的介入;關注評價的價值,強調游戲分享的激勵機制,鼓勵幼兒在游戲評價環節中大膽陳述關于材料使用的想法與觀點。
2.提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材料游戲材料的大小與外形,要符合年齡特點。據我們觀察發現,教師在角色游戲中提供的服飾過于成人化,如圍裙、醫生服裝、導游的揚聲器等,基本就是將廢舊的材料清潔之后直接投放,而沒有根據幼兒的特點進行改造。以“圍裙”為例,對于幼兒來說,成人的圍裙太大,幼兒圍上圍裙后甚至拖在地上。游戲中,常常看到幼兒拿著圍裙求助教師,或是由于服飾穿戴問題而浪費寶貴的游戲時間。因此,教師盡量提供合乎幼兒身材大小的、易操作的材料而非將成人廢棄不用的物品直接進行投放,避免幼兒為穿戴游戲服飾而浪費游戲時間或者因為材料的不易操作而終止游戲。
3.善于觀察材料的支架作用游戲材料是溝通幼兒與周圍環境的橋梁,教師要觀察哪些游戲材料支持了幼兒的哪些游戲行為,觀察豐富幼兒的游戲還需要哪些游戲材料的支持,并及時投放。正如一位教師所說:“當幼兒重復出現某一行為或游戲情節得不到發展時,教師首先應該考慮是不是自己提供的游戲材料限制了幼兒的游戲行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