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5:47:31
《指南》視野下的幼兒園游戲與教學的整合
游戲是幼兒的生活方式。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幼兒生活的特點。游戲對促進兒童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維果茨基提出游戲創造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游戲在兒童的發展中具有建構與生成的作用,新的發展可能性孕育在游戲活動之中,可以為新的發展準備必要的經驗和基礎。美國學者Don Hall指出:“幼兒的游戲,無論是個人游戲、團隊游戲還是角色游戲都需要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動作技能發展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夠將孩子的思維帶入—個‘萬花筒’似的更加寬泛和綜合的境地。”20世紀20年代開始,陳鶴琴先生就主張對兒童進行“游戲性教育”!队變簣@工作規程》將游戲提到幼兒園基本活動這一高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兒童從游戲中學習”“珍視游戲的價值”。隨著對游戲的深入認識,以及游戲對兒童發展價值的肯定,游戲逐漸被引入到教育領域。探討游戲和幼兒園教學之間的關系是游戲進入幼兒教育領域所必須要回答和面對的問題。
一、實踐中幼兒園游戲與教學關系現狀
游戲與教學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明顯的不同。在幼兒教育領域中,游戲和教學都有其本質屬性。游戲是幼兒自發的、自主的、沒有社會功利目的幼兒自己的活動。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莫尤絲指出:“游戲和教學之間的關系是呈現螺旋狀不斷的擴張循環,在幼兒的自發游戲中,教師觀察分析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求,然后通過教學開辟出心得探索和需求,使學習逐漸延伸到更廣博的經驗,之后再升高到知識與技能的增加,促使兒童從當前的水平進入下一個更高水平的自由游戲階段。”現階段幼兒園游戲和教學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平行互補型:教師發起的具有明顯功利目標、注重認知發展的教學活動與兒童發起的具有教育潛能的活動它們在形式、時間安排及比例上各自獨立,游戲和教學相互分離;交叉轉換型:即先有教學或游戲再應用有關經驗轉換為游戲或教學;相互融合型:即教學和游戲的界限模糊,活動由兒童和教師共同發起,強調幼兒期生活經驗、發展價值的整合性,強調游戲是與兒童全面發展相整合的活動。
劉炎指出“游戲與教學之間是分離還是融合,涉及到的實際上是幼兒園教學的‘應在’和‘所在’問題:幼兒園教學應該在哪里發生?是專門的課堂之中還是在幼兒的生活和游戲之中?”當前的幼教實踐中游戲和教學的關系更多的是處在一種相互分離的狀態,主要表現在:游戲是游戲,教學是教學,游戲活動的目的不在于為兒童提供可接受的學習經驗。幼兒園往往注重的是班級的集體活動,在這之間的間隙被看做是幼兒的自由游戲時間。教師對這個時間的教育性考慮較少。集體教學活動與這個間隙時間段在內容和經驗方面的銜接也是薄弱的。游戲僅僅被看做是填充時間的手段,教師對游戲的安排缺乏清晰的目標,缺乏合理的管理和參與,缺乏擴展的意圖。
近年來,在整合課程理念的影響下,盡管出現了教學與游戲相互融合的思想傾向和實踐操作,但是并沒有真正實現游戲與教學在目標方向的一致和內容方面的融合。在整合的外衣下出現的更多的是游戲與教學的簡單相加,教師更加關注的是游戲的工具價值而并非本體價值(滿足游戲者的需要)。游戲更多的被作為教學吸引的一種手段,或者是對兒童完成教學任務后的獎賞等這樣的形式出現在教學活動中。
二、《指南》視野下的幼兒園的游戲與教學探析
(一)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實施《指南》
《指南》在“說明”部分中強調實施《指南》應該:“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而游戲則是最能體現這一要求的活動:游戲的本質特征自由、自主、自發意味著每個兒童都依據自己的水平;游戲不僅為兒童提供了直接感知體驗和操作的機會,還能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好奇探究等學習品質;幼兒在游戲時經驗是最綜合的,因此教師的指導也是綜合的整體的。因此根據《指南》精神,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