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4:50:48
營造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
游戲是幼兒的第一需要,為幼兒的游戲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身心發展的需要,給孩子帶來快樂。如戶外活動、餐前、餐后、離園前后等,此時,幼兒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氣氛寬松愉悅,從而能調節幼兒在各項集體規則活動后產生的疲勞,在心理上獲得放松。在自由游戲中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的心理氛圍,讓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提高興趣,從而激發幼兒的獨立自主性,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
教師在游戲中的角色扮演
做游戲活動的旁觀者。
當孩子們在尋找游戲材料,創造游戲主題時,教師應該沉默,不主動發表建議,要相信孩子們的創造潛能,讓孩子們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考慮。因為,在孩子們心理,教師總是對的,教師的話總是應該聽的,教師的發言會打斷孩子們的游戲思路,扼殺幼兒的創造靈感。不管孩子們想出來的游戲多么的幼稚或游戲主題的選擇多么的盲目,教師就是應該放手,讓孩子們去體驗快樂、體驗失敗,教師做幼兒自主游戲的旁觀者、支持者。
做游戲活動的合作者。
當孩子們分配角色,安排任務時,教師應作為游戲中的一員,服從游戲組織者的分配,教師是作為幼兒的游戲合作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就如陶行知先生說的:教師要“變成孩子”,與孩子共享歡樂。教師的童心、童趣會使幼兒倍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以合作的身份參與游戲也有助于教師更深入細致地了解幼兒,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
做游戲活動的引導者。
教師可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差異.適時給予隨機指導。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參與游戲,幫助每位幼兒增強角色意識,突出幼兒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如:班里的欣欣小朋友膽子小,不愛表現,每次開展角色游戲時只抱布娃娃。于是,我鼓勵她說:“欣欣,你是娃娃的媽媽吧娃娃肚子餓了,你給她喂點吃的。”引導她帶娃娃上超市買,或到飲食店里吃。這樣,明確了她當媽媽的角色,也調動了她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個體差異的隨機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
游戲對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人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幼兒的運動能力表現為肌肉的控制力,身體、動作的平衡力和協調力等。這種能力的發展正是在游戲活動中給以實現的。如在體育游戲中“小動物運糧食”中,讓孩子過山洞、走小橋、爬小山等。發展了孩子的鉆、爬、平衡等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大肌肉的發展。總之,幼兒的運動能力伴隨著游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總之,游戲時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孩子們能活動經驗與同伴的語言交流。因為孩子的語言發展的關鍵在于使他們有機會給予表達。同伴之間交流相互表白。如:在角色游戲中,以不同的身份相互對話,模仿了醫生、營業員、老板、警察等各種角色的對話,也豐富了孩子的詞匯量及完整的將話說完成的語言能力。難免在游戲時表述不清楚或口字不清晰。可讓孩子在不斷的游戲中不斷的積累經驗,不斷發展了自己的語言能力。在開展游戲時要給孩子創造自由、自主、開放的游戲氛圍,不要干涉孩子的行為與舉動,讓他們玩出新花樣。促使每個幼兒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孩子的身心發展需要發動了游戲,自主游戲又使各種需要得到了滿足,需要的滿足又帶來了快樂,快樂作為強化劑促進孩子去游戲,所以,孩子能在自主游戲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