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3:48:49
五、提升幼兒的想象能力
幼兒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經常會產生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幼兒的想象力特點,并通過故事教學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故事,并引導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故事進行改編和續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生動活躍。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講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教師講解到小女孩在夢中看到了自己的奶奶后,教師就先不再繼續講解下去,而是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續編故事的結尾。比如,有的幼兒會想象著這個小女孩在被凍死之前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抱回了家。有的幼兒會想象著這個小女孩所經歷的一切痛苦都只是一個夢而已。
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很多適合幼兒的故事都比較具有教育意義,很多文明禮儀或者思想觀念通過教師的直接講解無法使幼兒充分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講給幼兒聽,使幼兒能從教師講解的故事中了解到一些生活禮儀,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幼兒在故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講《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與幼兒進行互動,引導幼兒思考如果自己是孔融的話,會如何分配盤子中的梨。幼兒說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師再繼續講解故事的內容,并教育幼兒在生活中應該盡量孝敬自己的父母,懂得謙讓。教師講完這個故事后,可以請幼兒回到家為家人分配水果,從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七、結論
綜上所述,故事教學是一種非常適合幼兒教育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合適的故事,這種教學方法的意義在于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領悟能力,提高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鍛煉幼兒對事物的模仿能力,提升幼兒的想象能力以及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通過本文對故事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幼兒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馮俐.故事講述中聲音表情的訓練指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7):243.
[2]袁玉冰.論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對推進幼兒趣味繪本閱讀的意義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2):120-121.
[3]宋立偉.淺議幼兒教育中故事教學培養幼兒素質與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35):262-263.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