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1:05:53
融入民族文化的綜合教育課程的創新與實踐
課程改革是幼兒園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對幼兒園課程的建構提出了總體要求,為幼兒園課程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十年來,我們致力于幼兒園課程的研究,在融人民族文化的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的創新與實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研究的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2003年初,廣西的幼兒園課程從分科走向綜合,形成了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共同性活動與選擇性活動相結合的綜合教育課程模式。在這一課程實施3年多以后,我們在2006年7~8月對廣西60所幼兒園1200多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在課程實施中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建構的課程內容較缺乏,所有幼兒園使用相同的“教材”,內容單一;二是教師不能成為課程與資源的開發者,教育教學觀念落后,課程資源貧乏。調查還發現,各地幼兒園課程的發展極不平衡,城市好農村差、公辦好民辦差,缺乏促進地區間相互影響、園所間相互借鑒的有效機制。
究其原因,一是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幼兒聽的童謠、唱的歌曲、玩的游戲等大多是從電視等媒介物中獲取的,這些內容具有明顯的外來文化的特征,同時有關廣西多元民族文化的研究又不多,使得傳統童謠、歌曲和游戲等課程資源瀕臨消失,造成教師較少關注與選擇本土民族文化資源;二是長期以來教師只是教學內容的傳遞者,缺乏課程開發與建構的能力。
為了有效解決問題,我們以廣西多元民族文化為教育背景,以幼兒園藝術教育為切入口,嘗試重新構建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在制定幼兒園綜合藝術教育課程的目標后,在課程內容與資源的選擇與利用上,我們充分考慮廣西是一個極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多民族地區,強調將多元民族文化作為幼兒藝術教育內容的重要來源。在融合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的基礎上,我們以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和兒童文學教育為主體,創建富有生活情趣的幼兒藝術教育課程模式。在課程實施中,我們倡導師幼互動,注重讓幼兒以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以藝術的心情體驗生活、以藝術的方式表達生活、以藝術的手段美化生活。從2008年開始,我們又將研究內容擴展到語言、科學等領域,開發出了一系列融人民族文化的適合本地幼兒的數學游戲活動、科學探究活動、閱讀與前書寫活動等,進一步完善并充實了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搭建共享平臺,努力促進園所之間、地區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二、研究的過程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1.構建研究共同體,讓教師成為課程動態生成的主體
我們在啟動研究之初,搭建了由高校研究者、幼教教研員和幼兒園骨干教師“三位一體”的研究團隊。高校研究者(占研究團隊人數的13%)的介入,解決了以往課程實施中專業引領不足的問題:而以幼兒園教師(占研究團隊人數的67%)為主體,使得課程的理論研究能“落地”,更為重要的是,幼兒園教師成了課程研究的主體,在親歷課程動態建構的過程中逐步樹立了新課程觀,轉變了教育教學觀念,實現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有效結合:幼教教研員(占研究團隊人數的20%)了解本地文化和學前教育發展現狀,他們的加入為高校研究者與骨干教師的溝通搭建了橋梁,有助于各地的課程實踐呈現出獨有的園本與地域文化特色。
在研究過程中,幼兒園教師開始意識到幼兒園課程從知識導向走向經驗導向的重要性,開始關注幼兒的現實生活和未來生活,以及幼兒的已有經驗與新經驗的建構。這既引發了教師參與課程研究的熱情,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某大班“民族村”主題活動網絡圖(見圖1)就很好地呈現了幼兒園課程動態生成的過程。
由圖1可見,教師的教育教學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幼兒的學習內容不再是從屬于不同學科的知識序列,而是借助主題網絡整合而成的“網”。這樣,關于“民族”的學習就不再只是集中在一兩個學科,幼兒園課程就成為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而生成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有幼兒、家長及任何可能的參與者,教師真正獲得了課程生成的主動權。
2.融入民族文化,進行與文化相聯結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內容構建
我們在提出綜合教育課程的理念及框架體系時,強調教師要通過游戲和其他多種富有廣西民族元素的學習活動,幫助幼兒獲取與多民族文化相關聯的學習經驗,并在經驗和概念間建立聯系。
我們梳理了兒童發展與文化的關系,認為兒童的發展首先會受到所處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影響。然后再接受多民族文化及外來文化的影響。當然。兒童也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文化的影響,他們也會改變和創造文化。我們在建構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時關注不同文化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強調地域文化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與文化資源相聯接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內容建構,即在課程結構上采取領域綜合的方式,在課程內容上借助五大領域將已有課程資源與擬開發的課程資源加以整合,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予教師彈性開發與實施課程的權利。這樣,課程構建就從關注知識取向走向關注生活取向,成為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經驗的重要渠道。綜合教育課程的基本構架如圖2所示。
在融入廣西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綜合教育課程的資源開發與內容構建中,我們首先在藝術領域展開了課程的實踐工作,選取南寧、桂林、柳州、北海、百色等地的1O所幼兒園,帶領這些實驗園共同收集、挖掘與整理具有典型的區域、民族特色的素材和資源,并進行了融入課程內容的教學實驗。
例如,幼兒園在收集和整理民間童謠時發現,有的童謠缺乏科學性,有的缺乏一定的思想內涵,有的對幼兒缺乏教育意義,并非所有童謠都能加以利用。由此,我們達成共識:在挖掘與選取民間童謠時須對其進行價值判斷,注重其思想性和教育性,同時須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以便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