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8 16:20:54
如何培養大班幼兒角色游戲時的責任感
背景:
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實踐社會道德行為的機會。幼兒通過扮演的角色,反映著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交往關系,模仿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準則,學習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他們的情感。而相應的,孩子們有了這些經驗的沉淀,在實際生活中,也會很好地去遵守規則,而且會主動要求身邊的人也要嚴格遵守。
實錄:
片段一:
和平時一樣,孩子們在社會活動室有序地游戲著。突然,在"超市"工作的瑤瑤氣呼呼地大喊起來,"銀行的工作人員去哪了?誰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孩子們被她突如其來的大聲嚇了一跳。
只見元元急急忙忙地跑過來,頭上還戴著一頂假發。"怎么了?我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呀。"
"那你怎么不在銀行里?"瑤瑤生氣地問到。
"我,我,我明天要去喝喜酒,要設計一個新發型呀。"元元也不服輸。
"你在上班,怎么能隨便跑出去呢?"
"那我頭發那么長,喝喜酒去很難看的咯。"元元委屈地說著。
…………
"我家來了很多客人,我來取錢買吃的,你不在,我怎么取錢?怎么招待我的客人?"瑤瑤理直氣壯。
聽完瑤瑤的控訴,大家紛紛指責起元元來。
孩子們之間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尷尬凝重。
"你不好好工作"我對元元說,"上班時間去理發,被開除了。我來做銀行的工作人員。"
聽完我的話,元元馬上放下假發,跑過來,"我再也不跑開了,我會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不行,你沒有責任心,這樣的員工沒有工作的資格。"我一點也不退步。雖然在對元元說話,可明顯感覺到周圍其他孩子探究的眼神。
"熱鬧看完了,快點回去工作。"我沖著孩子們說到。很快,所有的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自從這次"開除"事件以后,孩子們在游戲時,再也沒有發生過擅離崗位的事情,他們的角色責任心也慢慢變強了。
(元元的這種行為,明顯是缺少角色責任心的表現。很多孩子,在游戲時,想法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于是,就模糊了自己的角色任務。這個時候,老師及時進行了懲罰,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樣的懲罰讓他們記憶深刻,是對游戲規則的重申。推人及己,對他們的約束力必然會更強。)
片段二:
在游戲活動結束前地講評活動中,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發現的一些事情進行著交流。
"悠悠做營業員一點都不認真。他都不整理超市的貨物,亂七八糟的。"多多義憤填膺地說。
"是的是的。"其他孩子異口同聲,"讓他幫我們拿東西,他還老是不耐煩呢。"
"他對顧客一點都沒有禮貌。"
"老師,他不會做營業員,別讓他做了。"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都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悠悠,你知道做營業員該做些什么嗎?"我不動聲色地問他。
"要……要整理貨物,熱……熱情接待顧客,還……要把仔細結算錢。"悠悠被孩子們的控訴嚇了一跳,說話也開始結巴起來。
"那你會有禮貌地招待顧客嗎?"
"會的。"
"那請你把這里當成超市,做個有禮貌的、有責任心的營業員,向大家表現一下。"我拍拍他后背,鼓勵他。
"您好,請問需要什么?""希望您購物愉快。""歡迎光臨。"……悠悠開始在我們面前很好地扮演起他的角色。
"孩子們,悠悠會做營業員嗎?"
"現在會了。"
"那我們再給他一個機會怎么樣?"
"好吧,如果他又不會做了我們一定要開除他。"孩子們一個個很有主見。
接下來幾天,悠悠果然很認真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并且得到了"每周服務之星"的榮譽稱號。
(很多孩子在進行角色游戲時,對于角色的扮演很粗糙,沒有角色所擔待的任務的自知,責任感缺失。大班的孩子已經能夠對同伴的行為作出評價,而這種評價,對于孩子們來說,具有比老師更強的約束力。所以在活動后,讓孩子們自己來當小評審,無疑更能規范他們的角色行為,增強角色責任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