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6:52:36
三、相關研究的新進展對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科學教育的10項原則也應成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原則,引導我們重新審視和改進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方式與方法,變革和改進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內容。
(一)使幼兒的科學學習更有意義
科學教育的新進展讓我們堅信幼兒的科學學習既要讓幼兒感興趣又要有意義,在科學活動中幼兒應該是既激動、興奮又有所收獲。
在以大概念的理念進行教學時,科學家們特別強調“這并不意味著要求年幼的學習者參與的活動一定要達到理解大概念的水平。的確,大概念必然更適于較年長的中學生來掌握。但在教師的思維里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如何沿著一定的思路來組織活動,認識到幫助學生從早期經驗開始發展獲得較小的概念,再逐步進展到大概念的重要性”。因此,兒童不可能也不需要獲得大概念,但教師必須熟知和理解14個大概念,以引領幼兒的科學學習沿著大概念發展的進程、朝著有意義的方向發展。
幼兒的學習從事實出發,主要是獲得有助于形成大概念的小概念或為小概念的形成積累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在熟知和理解14個大概念的前提下,會識別和判斷哪些小概念有助于形成哪個大概念,而哪些事實和由事實構成的主題又有助于形成這些必要的小概念。為此,要改變以往隨意的、主觀的確定幼兒園科學活動目標和內容的做法,以科學的14個大概念為遠期目標參照,提升活動目標和內容的意義與價值。
(二)使幼兒的科學學習更符合年齡特點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偏、難、深的現象比較普遍。老師們在進行科學教育活動時,喜歡做別人沒做過的,甚至把小學的內容拿來做,做得比小學還深。這種做法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根據科學家們的新共識,要從兒童學習進程的角度進行課程設計,為兒童的科學學習提供一個連續不斷的、逐漸建構的過程。在不同學段,即使是幼兒階段不同年齡的幼兒,都處于連續發展的不同階段?茖W課程與教學應充分聚焦這個年齡的幼兒應該發展的目標和能夠達到的水平。
教師應努力研究和把握幼兒科學學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進程。以概念發展為例,就某一個概念來說,教師要能夠了解核心概念是什么,幼兒在通往核心概念的發展進程中,3歲時的起始水平如何,4歲、5歲和6歲時又分別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從而使幼兒的科學學習支持幼兒沿著概念發展的方向不斷前進。實際上,在新公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征求意見稿)科學領域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樣的思想。如在生命科學范疇,3~4歲的孩子主要是了解動植物的多樣性,4~5歲的孩子主要是認識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其基本條件,而5~6歲則重點在發現動植物的外形特征、習性與生存環境的適應關系。這些發展目標和內容都是生命科學領域最核心的概念和觀點,這些經驗的獲得具有基礎性和方向性作用,對兒童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的研究已經顯示,兒童的科學學習應圍繞著最核心的概念和觀點展開,根據年齡特點積累適宜的經驗,使核心概念和觀點的形成成為一個連續不斷的、漸進的過程。在幼兒階段,學該學的非常重要。因此,幼兒園科學教育研究一個重要的聚焦應該在分析核心科學概念,揭示幼兒朝著目標發展的清晰進程,以及在不同年齡階段需要達到的水平。
(三)在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中加強科學教育的內容
教師是確保幼兒獲得高質量教育的關鍵。要使幼兒獲得良好的科學教育,就必須在幼兒園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中及時反映科學技術的新進步、兒童科學教育的新進展。對照科學教育的10項原則反思我們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問題,可以看到,我國幼兒園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中,由于強調幼兒活動與指導的綜合性和一般經驗,幼兒園教師對科學領域的本質特點、核心概念和觀點以及幼兒園科學探究、科學學習的特點和進程缺乏應有的了解。
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國際范圍內眾多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投身于兒童科學教育的研究和改革之中,兒童科學教育的研究和變革的步伐也非常迅速。從幼兒園階段來看,近二十幾年來,幼兒科學教育領域幾乎每五年就有一次重要的進展,相對于幼兒園五大領域中的其他四個領域來說,科學教育領域的變革是最快的。這種快速的變革對幼兒園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對于科學教育領域的快速變革,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變革是極其滯后的,根本不能適應理論和實踐的要求。
因此,應在以《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為先導的新一輪教師教育改革中,通過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全面提升幼兒園教師的科學素養、對科學的理解和對幼兒科學學習的理解,幫助他們及時了解兒童科學教育的新進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