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7 11:26:47
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藝術教育
隨著兒童藝術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相關研究的日益深入,藝術教育資源的價值越來越得到廣泛的認同和高度的重視。幼兒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資源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社區資源的開發利用對幼兒藝術教育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我園以幼兒藝術教育中的社區資源開發利用為主要內容,以幼兒園所在的望京大社區為資源背景,研究和探索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藝術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密切同社區的聯系與合作。宣傳幼兒教育的知識,支持社區開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動,爭取社區支持和參與幼兒園建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總則的第三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說到:“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由此可見,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己經成為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重要特點,挖掘和利用社區資源也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基本要求。
社區蘊含豐富的教育資源,社區豐富的人文和地理資源、物質和文化資源可以說都是幼兒教育的活教材,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的教育活動是生動、具體、直觀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從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來看,社區資源不僅能夠極大地豐富幼兒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還有助于教師提高資源意識。教師應該成為社區教育資源的認識者、發現者、設計者、邀請者、行動者、參與者和評價者。在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幼兒藝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作為幼兒生活和發展的三大基本空間,其重要性正逐漸被人們認可,但就幼兒藝術領域教育來說,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還沒有深刻認識到開發利用社區資源對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特別是缺少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幼兒藝術教育活動的思路和途徑,相關活動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內容和方式單一。我們園的研究認為,社區資源是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的重要資源,挖掘和利用社區資源是幼兒藝術教育資源整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讓幼兒走進真實社會,體驗社會生活,關注周圍環境,是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藝術教育的原則
開發利用社區資源的主要任務是利用社區資源來豐富幼兒藝術教育的內容,引導幼兒用審美發現的眼光來觀察生活中的美,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讓幼兒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使得社區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和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同時,也要提升教師對幼兒藝術教育理論的認識,豐富利用社區資源進行藝術活動的方法,促進教師藝術教育能力的提升。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此,需要遵循幾個重要的原則。
(一)便利性原則
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豐富多彩,但幼兒的年齡比較小,與之相適應的活動范圍也就受到限制。因此,在進行藝術教育時,要選擇幼兒能夠方便接觸又安全衛生的資源。諸如場所的距離、資源的匹配性都應符合便利的原則。
(二)體驗性原則
幼兒藝術教育的重點是在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美的體驗。社區藝術教育資源的選擇應注重那些幼兒在生活中接觸過的、比較熟悉的美好的事物,讓幼兒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環境中,親身感知和體驗美的事物。
(三)生活化原則
選擇藝術教育資源時,應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息息相關。社區藝術教育資源往往與幼兒本身或幼兒身邊的人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化的原則,能夠將幼兒的生活與藝術教育相聯系,體現了“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
(四)靈活性原則
現代藝術教育突出了人人能參與、處處有資源、事事能創造的特點。靈活性原則就是要靈活運用社區的藝術教育資源,切實將藝術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這也充分體現了幼兒園教育生活性、游戲性、靈活性、隨機性的特點。
(五)趣味性原則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喜歡在游戲中、玩耍中學習、感知和發現。趣味性原則的運用,滿足了幼兒的興趣與發展的需要。因此,所選社區藝術教育資源本身應具備吸引幼兒的因素,能夠激發幼兒的強烈興趣。
二、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藝術教育的途徑
現代藝術教育作為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現象,與整個社會發生著經常的、密切的聯系。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社會功能的不斷健全,社區資源越來越豐富并蘊含著越來越多的教育功能。基于此,我園在藝術教育實踐中,以“季節”、以“建筑”、以“文化”為線索,探索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藝術教育的途徑。
(一)以“季節”為線索的自然之美
自然的變化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四季有規律的變化,風、雨、雷、動物、植物都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孩子們在親身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動作模仿、聲音模擬、樂器演奏、繪畫、手工等不同的方式進行表現,再現并創造出自己對四季的感知和理解。
1.聲之篇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的聲音。帶孩子們來到社區,能讓孩子感受各種各樣好聽的聲音,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體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激發幼兒向往美好聲音的情感,在尋找聲音、傾聽聲音、表現聲音的過程中,喜歡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以往,在幼兒的聲音世界里,由于成人的介入,海浪是“刷刷”的聲音,雞叫是“咕咕”聲,狗叫則是“汪汪”聲,不知不覺間養成了這種固定僵化的觀念。而今,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區資源中的自然環境,特別重要的是激發幼兒的自由想象和無限的創造,鼓勵和支持幼兒閉上眼睛,用心去傾聽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奇妙聲音,感受美妙與動聽。
春天傾聽小鳥的叫聲,讓孩子聽聽、說說,有幾種鳥叫的聲音,學一學這些小鳥是怎么叫的,引導分辨其音色、節奏的不同。夏天感受“轟隆隆、轟隆隆”的電閃雷鳴,聽辨大雨、小雨聲音強弱、高低的變化。夏天夜晚是最熱鬧的,和幼兒一起走進北小河公園,聆聽自然界“昆蟲的音樂盛會”,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小蟲子都來了,“呱呱呱”的幾聲前奏之后,蟬、蟈蟈、紡織娘的合唱就開始了,蚊子也來湊熱鬧,圍著人們不停地轉著圈,發出“嗡嗡嗡”的聲音。秋天我們和孩子一起尋找風吹落葉“嘩……嘩……”的節奏,傾聽秋風與睡醒了的菊花嘻戲,發出“瑟瑟”的聲音,這是它們快樂的歌聲。冬天踏踩雪地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幼兒驚喜于腳下的聲音。
聆聽是孩子感受音樂的基礎,教師和孩子一起尋找社區中、大自然中能找到的各種聲音,試著讓孩子模仿,聽辨其高低、強弱、快慢的不同,用肢體、自然物、樂器表現、再現、創造大自然中豐富多彩的聲音和干變萬化的節奏,感受聲音韻律的美妙,體驗創造的樂趣。這是生動而鮮活的藝術教育活動。
2.色之篇
色彩作為藝術表現的一部分具有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大自然中蘊含著富有生機的多種色彩,不同色彩間的和諧對比,突出表現了藝術的美感。我們應和孩子一起走進社區,觀察、發現自然的色彩,并用手中畫筆進行描繪,展現對大自然的感受和想象,抒發對大干世界的好奇與喜愛。
在幼兒生活的大望京社區中,春有吐綠的楊柳,紅花綠草;夏有碧綠的湖水,百花爭艷;秋有金黃的落葉,碩果累累;冬有皚皚的白雪,銀裝素裹……自然界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創作的源泉。望京的四季是絢麗的,五彩的色調能直接給予幼兒美的感受,我們有效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引導幼兒尋找色彩、感受色彩、發現色彩的魅力,接受色彩的刺激。同時我們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工具、材料,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表現手法,用色彩表現四季特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以“季節”為線索的自然之美,能激發幼兒用聲音、動作、姿態模擬自然界的事物和情景,不僅培養了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態度,同時,更加有助于讓幼兒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