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4 09:13:13
多媒體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和學習資源,將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等集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作用,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增加了幼兒對教學信息的注意和理解。教學過程就成為了人機你來我往的交互活動,在自然而輕松的狀態下提高了學習效果。
四、突破科學活動的重難點
《指南》中指出:"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和解決問題。""支持、引導幼兒學習用適宜的方法探究和解決問題,或為自己的想法收集證據。"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光憑教師的口頭傳達,往往難以實現引導、鼓勵的目的。此時根據教學目標、內容的需要和適宜性,借助多媒體的手段釋疑解惑,有效突破科學探究活動的重難點。
[案例1]大班科學活動"可愛的螞蟻"中,為直觀地讓幼兒觀察到螞蟻的結構、食性、生活習性,運用多媒體呈現螞蟻生活的視頻,把幼兒帶入了螞蟻真實的生活中,他們看得認真、仔細,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同時激發了幼兒飼養螞蟻的興趣,決定在自己飼養螞蟻的過程中驗證所了解的知識,有效地解決和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同時促使幼兒有意識地關注生活,將生活與科學緊密聯系起來。
[案例2]大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花"中,向幼兒介紹花的結構、樣子及用途時,利用多媒體呈現幅幅鮮花盛開的效果圖與局部圖,解決了教師僅僅用優美的語言形容、講述難以達到的預定效果。拓寬了幼兒的知識面,如了解了生活中比較少見的馬蹄蓮、風信子等,自然而然了解并喜愛上了各種各樣的花。
多媒體能以靜化動,化虛為實,化生疏為可感,化抽象為形象,把教師口頭描繪的事物直觀形象逼真地展現出來,能把幼兒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來,能使幼兒從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
五、拓展科學活動的多樣化
《指南》中指出:"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工具,支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見物質、材料的特性和物體的結構特點。"然而日常的教學往往受到時空的制約,無法全面、有效地提供給幼兒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工具。此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指導幼兒認識各種實驗器材、工具,掌握實驗操作的方法,使幼兒更好地進行觀察,對研究的問題理解更陜,印象更深刻。
[案例1]大班科學活動"小船開了"中,教師運用多媒體:第一步,出示小船,示范裝轉動輪和皮筋的方法。第二步,出示三個不同裝置的小船,同時放到水中,觀察小船行進的速度和方向,再配合講解。演示后,幼兒之間相互思考、討論,如何分工合作,關鍵點在哪里。最后再讓幼兒實際操作,使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對照,多媒體呈現多樣化的方式,促進幼兒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都有相應提高。
[案例2]大班科學活動"植物的生長"中,受時間上的限制,幼兒的觀察是隨機的,構建的知識是零碎的、松散的,教師也只能組織幼兒隨機地觀察,不能在一次活動中真實、完整地展現植物的生長過程,這對幼兒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影響。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把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用照相機拍攝下來,在引導幼兒自己照料、觀察種子變化的基礎上,再和幼兒一起討論植物生長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后期制作成PPT展示,使幼兒對植物的生長過程有了系統的了解。
多媒體技術輔助幼兒課堂教學,有聲有色,情景交融,重視幼兒學習過程,重視師幼間、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優化了教學情境,使幼兒能夠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體驗了學習的成功和樂趣,為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
多媒體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產生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但不能視為唯一的教學手段,應以關注幼兒學習能力的發展為核心,從幼兒的發展需要出發,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綜合運用,真正發揮多媒體的教學輔助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