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3 15:52:32
淺談幼兒獨立性的培養
【摘要】幼兒獨立性是指幼兒不過度依賴他人、不受他人影響、根據自我主張,依托自己的認識和信念,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行為傾向和表現。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有利于促進幼兒主體意識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增強幼兒意志力,提升幼兒交往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在當前育兒實踐中,存在過分限制幼兒自由活動、包辦代辦造成幼兒過分依賴和幼兒勞動權被剝奪等現實問題。對于幼兒獨立性的養成,家庭和幼兒園扮演著重要角色,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
【關鍵詞】幼兒;幼兒獨立性;問題;建議
獨立性是幼兒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成長發展的重要內驅力,對幼兒一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擁有獨立性品質的幼兒,有主見,能創造,責任心強。一般而言,3—6歲是幼兒獨立性品質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家長和教師應明晰獨立性的內涵,并意識到獨立性品質的重要性,學習和掌握一些適宜性的策略,幫助幼兒培養獨立性的品質,促進幼兒獨立性的發展。
一、獨立性的內涵
幼兒獨立性的研究起源兒童依戀和自主性的研究。國外學者貝勒和希澤斯在上世紀50年代從依戀發展的角度研究兒童的獨立性,其評價獨立性的指標就是兒童依賴的程度。此外,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對兒童自主性的作用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他認為,從兒童出生1年以后至6歲之前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兒童自主性和主動感。
從80年代開始,獨立性和自主性的概念開始出現統一的趨勢,在心理學中開始相互替換使用。西方較早的對于獨立性的解釋以貝勒和希澤斯為代表。他們認為,獨立性“應當是指依靠自己又相信自己的行為”,包括即自我依靠(self-reliance)和自我主張(self-assertion)。我國學者鄒曉燕將“獨立性”定義為“個體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會規范的決定”,并能自我調節而達到目標的行為傾向。她認為,兒童獨立性發展必不可少的的三個組成部分,即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張。綜合以上分析,幼兒獨立性是指,幼兒不過度依賴他人、不受他人影響、根據自我主張,依托自己的認識和信念,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行為傾向和表現。幼兒的獨立性品質表現為:經常能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或想法;能夠提出和他人不同的觀點或想法;能夠不嚴重依賴他人,而盡最大努力自主作出選擇和決定;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愿依賴他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