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3 11:05:50
民間體育游戲在體育活動中的運用
民間體育游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游戲活動,游戲內容豐富,游戲形式多樣,在給幼兒帶來快樂的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身體。幼兒園可將民間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有效滲透在《運動》課程中,與之相輔相成,從而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
一、民間體育游戲的特點
民間體育游戲來源于現實生活,是人們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創編而成的,具有以下特點:
◆隨意性:
民間體育游戲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氣息,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如“木頭人”游戲只需要借助身體的部位就可以玩得很開心;“剪刀、石頭、布”游戲只需要兩個幼兒就可以進行。
◆簡便性:
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所需要的游戲材料都很簡單,可以就地取材,如紙牌、草繩、竹梯、輪胎等都能成為游戲材料。
◆趣味性:
民間體育游戲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兒歌,這些兒歌形象、生動、韻律優美,富有趣味。如“炒黃豆”是幼兒很喜歡的游戲,可以邊說邊跳,節奏感很強,幼兒百玩不厭。
二、民間體育游戲的開發
(一)根據運動需要選擇游戲
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多樣,但有些內容與幼兒現有的生活經驗脫節。因此,幼兒園在開展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不能將收集來的游戲“拿來就用”,而要從幼兒的實際運動需要出發,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內容。
◆追求教育性
民間體育游戲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本土特色,選擇有教育價值的游戲,對于幼兒的品格培養、能力發展等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如“老鷹捉小雞”游戲中,扮演“小雞”的幼兒體驗著媽媽的辛苦,扮演“母雞”的幼兒能意識到要愛護自己的孩子。由此,可以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尊老愛幼。又如,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丟手絹”“荷花荷花幾月開”,讓幼兒在追逐奔跑的同時感受與同伴玩耍的樂趣。
◆注重針對性
民間體育游戲老少皆宜,但并非所有的游戲都適合幼兒,因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運動發展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民間體育游戲在內容上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以運動器械為主的游戲,如玩風車、跳繩子、踢毽子;二是以基本動作為主要特征的活動,如以走、跑、跳為主的“拍手背”“貓捉老鼠”游戲,以鉆、攀爬為主的“捕魚”“小烏龜上山坡”游戲,以投擲、平衡為主的“盲人擊鼓”“呼叫喊球”游戲等;三是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的游戲,如玩水、玩泥、玩沙、爬樹等。根據不同運動的要求、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運動水平選擇合適的民間體育游戲,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幼兒的運動需要。
◆考慮安全性
在選擇民間體育游戲時,還要考慮游戲材料及游戲玩法的安全性。首先,游戲材料要選擇輕便、易操作、安全的。如“抽陀螺”游戲,陀螺有鐵的、木頭的、塑料的等多種材質,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木頭的和塑料的。其次,在玩法上盡量避免動作幅度較大,幼兒不能控制的游戲。如“抬轎子”游戲,要求兩名幼兒雙手交叉形成“8”字,一名幼兒坐在上面。這樣的玩法對幼兒來說難度太大,所以我們降低了難度,讓幼兒抬“大西瓜”。
(二)根據實際情況改編游戲
在選擇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游戲器械已經消失;有的游戲太簡單,達不到運動的目的;有的游戲太難,不適合幼兒玩。因此,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改編游戲,讓幼兒既能鍛煉身體,又樂在其中。
◆改變材料
民間體育游戲中所用到的磚塊、瓦片、鐵箍等游戲材料,有些很難找到,有些不適合幼兒游戲,因此在保持游戲原貌的前提下,我們可根據游戲的需要和幼兒的游戲特點替換一些材料來開展游戲。如“滾鐵環”游戲中,原來用輕的、薄的鐵皮做成的鐵環找不到了,現在的鐵環又很重,幼兒要掌控它有一定難度,于是可用塑料“風火輪”做幼兒的游戲材料。改變材料時,一定要考慮材料的適宜性,輕巧柔軟、體積適中、顏色鮮艷、形象可愛的游戲材料,一定能引起幼兒的關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