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2 15:39:32
在生活和游戲中提高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把“手的動作靈活協調”作為一個獨立的目標,放在動作發展的框架之內,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及“具有一定的力量與耐力”并列.可見“手的動作靈話協調”對兒童的全面發展是多么重要。邪么,教師需要創造怎樣的條件和機會來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呢?我們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開展活動。
一、以生活模仿游戲為基礎,提高幼兒自我服務能力
《指南》明確指出,在生活中,小班的孩子“能熟彭練的用勺子吃飯”,中班的孩子“會用筷子吃飯”,大班的孩子“能熟練使用筷子”。要達成這些目標,除了午餐時的練習,我們還引導幼兒通過一系列的生活模仿游戲來練習。比如,在最常見的“喂娃娃吃飯”游戲中,我們給不同年齡班的幼兒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在小班早期,我們提供吃飯用的小勺子和一些比較大顆、扁平、不易滾動的材料,如縐紋紙團的糖果,曬干的蠶豆等,塑料瓶娃娃的嘴巴也剪得大大的,使幼兒能夠穩穩地用勺子舀起食物送人“娃娃”的大嘴巴里,鍛煉手部肌肉。到了中期,喂給娃娃吃的食物調整為小型的、會滾動的東西,如用橡皮泥團的彩虹糖、串珠的積木等,操作這樣的材料對提高幼兒手部肌肉的控制力非常有用。到了后期,我們還調整塑料瓶娃娃嘴巴的大小,提高喂食物的難度,幼兒手的控制能力、手眼協調能力都能在這樣的練習中得到鍛煉和提高。進入中大班,我們將喂娃娃吃飯的工具調整為筷子,幼兒從能用筷子夾起食物到熟練使用筷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給娃娃準備的食物類型也是培序漸進的。一開始是比較容易夾的東西,形狀、大小、輕重適中.多為自制材料。目的是幫助幼兒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而在幼兒會使用筷子后,供以夾起的材料的難度就提高了,比如小的玻璃珠、大的乒乓球等。幼兒可以在自己練習或者和同伴比賽的過程中發展手指小肌肉的力量、控制力、協調性。
除此以外,系鞋帶、扣紐扣、拉拉鏈、疊衣服等生活活動都能夠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群,發展精細動作,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話協調,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和意識。所以,我們設置了相應的生活區,提供類似的游戲材料,組織幼兒在生活模仿游戲中學習。
二、以手工制作為平臺,增強幼兒動手制作能力
美工游戲是《指南》中提出的另一個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的有效手段,包括提供畫筆、剪刀、紙張、泥團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種自然、廢舊材料和常見物品,讓幼兒畫,剪,折、枯等。《指南》明確提出:小班幼兒應該能用筆涂涂畫畫,能用剪刀沿直線剪,邊線基本吻合;中班幼兒應該能沿邊線較直地畫出簡單圖形,或能邊線摹本對齊地折紙,能沿輪廓剪出由直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大班幼兒應該能根據需要畫出圖形,線條基本平滑,能沿輪廓線剪出由曲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且平滑。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開設了手工區、加工廠等區域活動,為幼兒創造條件和機會,明確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目標,提供適合本年齡段幼兒操作的材料,不對幼兒提出超前的、過難的活動要求。我們結合每個年齡段開展的不同主題單元內容組織幼兒開展相應的美工游戲,讓幼兒參與主題環境的創設,用他們的手工作品布置主題活動墻,用他們制作的玩具來豐富創造性游戲的材料。總之,我們尊重、愛護幼兒的創作,盡可能地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利用起來,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欣賞到自己創造出來的美麗,從而增強動手創造的興趣和能力,促進手的動作靈話協調。
三、以民間游戲為載體,促進幼兒手部控制能力的提高
要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指南》中已經明確提到的美工游戲、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環境布置等活動,到了中大班,隨著幼兒手部動作的發展,協調性的提高,我們還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創新,讓話動變得更加生活化、游戲化,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如玩游戲棒、玩沙包、翻花繩等許多民間游戲就具有這樣的功能.這些游戲活動對手的精細動作要求比較高,需要有較強的手部控制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適合中大班幼兒開展。
如,在玩游戲捧活動中,一開始,孩子們可以用游戲棒來進行建構活動,輕拿輕放,搭出幾何圖形,房子等各種不同的造型。這對手的控制能力非常重要。之后,我們玩的是“下小雨”的游戲.握緊井高舉20根左右的游戲棒,手掌手指一松一緊控制好,讓游戲棒每次只落下一根,直至手中的游戲棒一根接著一根全部落下。這個游戲除了可以一個人玩,也能和朋友一起輪流玩井進行比賽。游戲中,誰一次只掉下一根,游戲棒就歸誰;誰一次掉下的游戲棒多于一根,就換一個人繼續“下小雨”,游戲結束時看誰贏的游戲棒多就獲勝。顯而易見,這個游戲對整只手的靈活性、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最后,我們玩的是“挑小棒”的游戲,緊抓一把游戲棒戳在桌面上,松開手讓游戲捧向四周散開,通過觀察、選擇,一根根地挑起游戲棒而不能帶動其他游戲棒。有的游戲棒散得比較開,沒有被壓住,挑起來比較輕松;有的游戲棒擠得比較緊,一根壓著一根.挑的肘候就要特別小心。這時觀察判斷先挑哪一根很重要,膽大心細更重要。比如,右手食指壓住游戲棒接近桌面的一頭,讓另一頭微徽翹起,左手的食指,大拇指立刻凄上去把翹起的那頭接住,移走整根游戲棒。這個游戲考驗的是幼兒左右手的協調能力、手指的控制能力,雖然難度更大,挑戰更大了,但幼兒也更感興趣了。
玩沙包、翻花繩的游戲對于練習手的動作同樣十分有益,也深受幼兒的喜歡。自由話動時間,孩子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圍坐在一起玩沙包:將沙包扔到空中,馬上拍兩次手然后接住落下來的沙包;將沙包一會兒飛到手心里,一會兒飛到手背上,一會兒又一把抓住;將沙包變成小雞的食物,手指交叉握握緊,食指變成小雞的尖尖嘴,夾起沙包往上拋,打開手掌接住它……再說翻花繩,一會兒將繩子變成飛機,一會兒將繩子變成降落傘,小火車……孩子們用不同的方法玩同一種游戲材料,感受到了快樂,也鍛煉了手的動作。
以上是我在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方面的一些嘗試。手的動怍的發展對于幼兒適應社會生活以及實現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還需拓展思路,創造更多更好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幼兒手的動怍的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