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0 16:35:28
3、言語暗示
浩浩早上起床后從不疊被,媽媽提醒過幾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媽媽告訴浩浩,今天遇到樓下亮亮的媽媽說亮亮真乖,每天總是自己把床被打理得整整齊齊。浩浩聽后表面上不以為然,但漸漸地自己動手學會了疊被。
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當要表揚或批評時,而采取一種迂回的方法,用講故事、打比喻、做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妙地“點”出來,讓孩子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4、動作暗示
周末,晚上9點多了,小飛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卻站起來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鋪開,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孩子,小飛馬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解析: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教育孩子。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并書寫一兩個字,讓孩子接受這些暗號,他就會學著做出反應。小孩子需要大人的愛和注意,特別是父母常?陬^上贊許他的好行為,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點點滴滴表達了對他的感情和鼓勵,從而建立他的自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