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0 13:44:19
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重點
一、學齡前
千萬不要忽略學齡前這個階段,雖然這個時候孩子的年齡還比較小,但恰恰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最重要階段。在這里我不想多說,只想通過一篇小故事讓大家自己來發現其中的奧妙。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人們對于諾貝爾獎獲得者非常崇敬,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的呢?”
這位白發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么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么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所有在場的人對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事實上,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他們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幼兒園老師教給他們的良好習慣。
二、小學階段
孩子剛剛進入小學階段之后,對學習是抱著很美好的一個想法的,作為家長應該也注意到了,學校所布置的作業,孩子總是不用家長提醒就自己按時完成,每天去上學的時候也總是很積極,因為學校在孩子的眼里還是很新奇的一個地方,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去了,是因為學校變了嗎?不是,是因為家長的要求變了。
小學階段本來是培養孩子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但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剛學習1、2、3的時候就開始想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父母雙方都上班,沒有時間管孩子,給孩子報個班好有人看管著;但更多的則是堅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要都有”這樣一些信條,父母的這種攀比心理,導致最后受苦的是自己的孩子。
實際上,適當的選擇一些課外輔導課程,擴大孩子的知識面,的確是有好處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凡事“過猶不及”,有沒有想過,孩子面對著沒完沒了的課外輔導,心里是多么痛苦和無奈,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導致孩子厭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我想這不是家長們想要看到的結局吧。我認為小學階段一定要報輔導班的話還是應該以突出智力開發、能力訓練為主,因為小學階段一個人的智力完成了一生的80%。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