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7 14:32:32
專業性不強的輔導機構難以為繼
除了昂貴的收費,不少家長也對目前流行的感覺統合訓練頗有異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說,他曾帶孩子參加過某兒童心理輔導機構的課程,雖然說起來比炫,但實際觀摩后,發現不過是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講故事。“這些內容家長不能自己做嗎?”
對此,“樂高天地”的劉一黎說,廣州提供感覺統合訓練的機構確實很多,除了兒童心理輔導機構,不少中小學也有相關設備。但感覺統合訓練除了需要設備,最重要的是要有專業的輔導師。輔導師能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目前市面上確實有些機構,由于專業性不足,而遇到“招生荒”。即便降低收費,也很難維持生存。劉一黎舉例說,廣州的一家親子體育運動機構,同時還開設兒童心理輔導項目,近年來一直都在虧損。這家機構采用的是健身中心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兒童歡樂天地、游泳池等游樂設施,以及玩橡皮泥等游樂項目,讓兒童游戲玩樂,借此對兒童開展感覺統合培訓。“雖然環境很優美,但軟件專業性不足,像玩‘反斗城’這樣的項目,家長認為一周甚至一個月不去也沒什么問題。一個學期收費6000元,幾乎沒有家長愿意報名,后來打了八折,也只有幾個家長報名繳費。”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行內人士說,該中心目前只能依靠售賣10元一張的游泳票維持經營。而現在天氣冷了,顧客也越來越少了,可謂是慘淡經營。
私營機構缺扶持管理
此外,劉一黎先生還認為,政府和社會應對兒童心理輔導機構給予更多的重視。他說:“目前開始兒童心理輔導機構的要求比較高,私人租賃或擁有培訓場地至少要60平方米, 3~4名獲得高級職稱的教師,還要擁有教育部門提供的批文。但除了‘國字號’,一般的私營機構很難拿到‘培訓牌’。因此,市面上確有個別私營的兒童心理輔導培訓中心是無牌經營的。建議政府應以商業模式管理這些培訓中心,可對要求作靈活調整,并多加扶持。”
兒童心理輔導新辦法
“玩手指”、做手工調節情緒
廣州醫學院兒童心理素質訓練基地開設了13年。3年前,他們又針對3~13歲兒童推出了“手—眼—腦協調”專項心智訓練。張美蓮主任告訴記者,這是感統訓練的延伸,看似深奧,其實簡單來說,“玩玩手指”就可以矯治兒童一些行為和學習障礙。
去年10月,10歲男孩小剛來到訓練基地就診。小剛上小學后,就被發現注意力不集中,還常跟同學鬧矛盾。咨詢師鐘老師發現,這跟他的成才和家庭環境有關。小剛父母都很忙,他自小由外公外婆照料,家里樓層較高,又沒有電梯,所以很少去玩耍。而且,小剛家里很講干凈,家人不讓他隨意爬滾玩耍,導致他的觸覺和人際互動能力受限,動手能力也非常差。直到上小學一年級,小剛還不會自己用勺子吃飯,也不會綁鞋帶和拉拉鏈。
小剛接受大半年訓練后,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朋友圈也大了很多。他所接受的訓練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周做一次、每次半小時的手指操等。其中,小剛做的6套手指操主要是做雙手交叉拍兩邊肩膀等動作,此外,還進行一些剪紙、穿繩子等包含精細動作的活動。
為什么“玩手指”這么有效呢?鐘老師說,“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玩的游戲,很多都要自己動手、自定游戲規則,例如剪紙、雕花、扔沙包等。但這些游戲已經逐漸被淘汰,現在的小朋友的玩具都是現成的無需動手處理的,比如一按鈕就能發聲的電動玩具等,影響了小孩的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